“國家隊大門對所有人敞開,新周期必須要開好頭。”——久爾杰維奇
【年輕化進程加速,國足步入新時代】
世預賽亞洲區18強賽的喧囂剛剛散去,國足便進入了2027亞洲杯和2030世界杯周期。此番以救火教練的身份率隊征戰東亞杯,久爾杰維奇的主要任務不是爭取好成績,而是延續伊萬科維奇時代的年輕化進程,同時在戰術層面完成撥亂反正。
上屆世預賽期間,國足陣容的平均年齡接近30歲,成為了12強中最年長的球隊。2024年亞洲杯,國足球員的平均年齡達29.7歲,24隊中僅小于吉爾吉斯斯坦。經歷了本土教頭和外籍少帥(揚科維奇)的失敗之后,中國足協選擇伊萬科維奇來完成陣容的新老更替工作,這位老帥將執教國足視作執教生涯的最后一站,可以毫無顧忌地拔擢新銳。
伊萬科維奇頂著巨大的壓力提拔年輕球員,為國足留下了可供使用數年的主力架構。
從36強賽階段使用高天意、王振澳和徐皓陽,到12強賽期間倚重蔣圣龍、謝文能、拜合拉木、楊澤翔和胡荷韜,再到U20亞洲杯之后順應民意越級提拔王鈺棟和劉誠宇,伊萬科維奇在任內為國足帶來了16位新人。老帥的臨場指揮曾引來無數爭議,但其提拔年輕球員的魄力卻是值得稱道的。18強賽期間,國足曾先后遭遇三連敗和四連敗,輿論呼吁換帥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伊萬科維奇始終可以穩坐釣魚臺,幫助國足完成新老換代的戰略任務就是他的主要功績之一。
召入在山東泰山還打不上主力的于金永,久爾杰維奇的魄力可見一斑。
在前任“遺產”基礎之上,久爾杰維奇進行了門將位置的大洗牌,并挑選了廖錦濤、蒯紀聞和陶強龍等人,國足球員平均年齡進一步下降到25.4歲。國足征戰下一屆亞洲杯和世界杯的主力陣容已經浮出水面,這股新生力量將在東亞杯上接受檢驗。
【兩位老將負責傳幫帶,選材打破豪門“壟斷”】
上一屆世預賽12強賽結束后,國足告別了蒿俊閔、吳曦、張稀哲、池忠國等老將,本次世預賽18強賽完結之后,又將有多名30歲以上的老將要揮手作別。王大雷、劉殿座、韓鵬飛、楊澤翔、武磊、王上源和李磊退出,蔣光太因傷缺陣,久爾杰維奇留下了顏駿凌,并招入了闊別國家隊許久的徐新。考慮到國足的門將和中場位置出現了多名新人,久爾杰維奇顯然是希望這兩位老將可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老將集體離場,久爾杰維奇留下了顏駿凌,招入徐新,希望兩人可以在東亞杯期間發揮傳幫帶作用。
在12強賽期間,伊萬科維奇認為國足實力較弱,要想與強敵抗衡就必須練好內功,為此他采取了打造“嵌合體”陣容的用兵策略,盡可能多地從幾家中超豪門里挑選球員,利用他們的默契度來提升戰術質量。張玉寧、朱辰杰與蔣圣龍撐起了國足的中軸線,他們的俱樂部隊友自然受到重用。
12強賽期間,伊萬科維奇的用兵比較保守,國足輪換陣容中的成員大多來自四支爭冠球隊。久爾杰維奇此番擴大選材面,浙江和大連英博成為最大贏家。
做客麥納麥一役的最后時刻,伊萬科維奇連續完成換人調整,國足場上11人中有4名國安球員和5名申花球員,這場勝利堅定了老帥圍繞豪門球員搭建陣容的信心。18強賽最后兩個階段比賽,國足輪換陣容便是以國安和申花球員為骨干,來自山東泰山、成都蓉城和上海海港的球員作為補充。
伊萬科維奇招入汪士欽,久爾杰維奇再招入陶強龍,浙江隊國腳數量持續增多。
隨著金元時代的落幕,中超賽場出現了多支立足于自家青訓的俱樂部,王鈺棟的爆發說明爭冠集團之外的球隊依然不乏寶藏球員。較之萬眾矚目的世預賽,東亞杯的練兵屬性更為突出,久爾杰維奇一方面希望率隊取得佳績來為自己的應聘加分,另一方面也很懂得顧全大局,不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忽視年輕球員的成長。
伊萬科維奇多次派遣助教來到大連梭魚灣球場的看臺上考察廖錦濤,這位技術出色的中場球員終于在久爾杰維奇麾下披上了國家隊戰袍。
伊萬科維奇在任內的最后時刻已經招入了汪士欽,久爾杰維奇不僅繼續留用這位小將,還招入了另一位在浙江隊表現出色的年輕球員陶強龍。在單后腰戰術遭到質疑的時候,伊萬科維奇曾派助教考察廖錦濤,最終卻迫于壓力未敢使用英博中場,久爾杰維奇給了他為國征戰的機會。考慮到朱鵬宇、毛偉杰和楊銘銳均入選了U22國家隊大名單,大連英博或許很快就能成為國足的又一座兵站。
大連英博或將很快成為國腳大戶。
【選帥“土洋之爭”終結,國足青年軍開始練級之旅】
上屆世預賽12強賽,武磊目睹了日本旅歐球員賽后的集體返程,感慨兩國足球差距之大。本屆世預賽18強賽,多名國腳都曾表示日本、澳大利亞等隊的節奏過于“歐化”,比賽踢得非常吃力。
自上次世預賽12強賽以來,國足選帥時的“土洋之爭”已經終結。
對于這些技術特點趨于定型的職業球員來說,先天缺失的技術能力和戰術素養可以通過名帥的點撥,留洋以及與高水平外援的合作得到提升。金元時代落幕之后,國足球員的上升渠道變得日趨狹窄,他們必須珍惜與名帥合作的機會,通過打好洲際大賽來完成自我推銷。
自2002世界杯以來,國足的帥位上先后出現15位教練,洋帥和土帥的比例基本上是五五開。上屆世預賽12強賽,李鐵和李霄鵬的糟糕表現透支了本土少帥的聲譽,持續了近30年的國足選帥土洋之爭宣告終結。在邵佳一和鄧卓翔等本土少帥“滿級”之前,國家隊還離不開外教的“技術扶貧”。
塞爾吉尼奧入籍之后,伊萬科維奇放棄了拜合拉木和李源一,國足在戰術層面出現了搖擺,在擊敗巴林之前遭遇四連敗。
召入多名浙江和大連英博的球員,久爾杰維奇選材時打破了豪門的壟斷。落實到具體的戰術層面,久爾杰維奇還需要繼續展現出了魄力與勇氣,為國足在未來亞洲杯和世界杯周期內的風格和打法定調。
在年初的U20亞洲杯上,久爾杰維奇的排兵布陣和戰術選擇非常靈活。
隨著鄭智、蒿俊閔和吳曦等老將的退出,國足的腳下技術水平滑落到了亞洲三流水準,在18強賽舞臺上只能靠跑動和對抗與強敵周旋。伊萬科維奇曾寄希望于拜合拉木和李源一等人推動“重金屬流”打法,但在塞爾吉尼奧入籍之后,他的理念出現了動搖,導致球員們在雅加達之戰中完全找不到感覺。
為了在東亞杯上爭取好成績,久爾杰維奇或將沿用伊萬科維奇留下的前場三叉戟。
在年初的U20亞洲杯上,久爾杰維奇率領國青隊依靠頗具現代感的打法引爆流量,完勝卡塔爾及半場圍攻澳大利亞的表現贏得了滿堂喝彩。久爾杰維奇本次擇定的大名單中有10名球員都是他的舊相識,包括曾經的亞運隊球員巴頓、高天意、朱辰杰、蔣圣龍、吳少聰與陶強龍,以及國青隊的紅星王鈺棟、蒯紀聞和劉誠宇,他們將成為踐行主帥意志及推動戰術試驗的主要力量。
【造星計劃不能停,國足需要新旗幟】
在不久前的世預賽上,烏茲別克斯坦、約旦和伊拉克的表現贏得了輿論一致好評,他們都采取了歸化+留洋兩手抓的策略,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足原本與他們都是同級別的球隊,如今卻與老對手之間出現了檔次上的差距。過去兩次世預賽征程,武磊和張玉寧的作用有目共睹,國足需要盡快找到一位留洋球員,在未來的亞洲杯和世界杯周期內擔當大任。
從中超諸強在亞冠精英賽中的表現可知,新時代的中超缺乏競爭力,年輕球員們只有走出去才能獲得提升。過去半年,各級別國字號隊伍屢戰屢敗,年輕球員的崛起給了球迷些許安慰。經過了十余年的持續打磨,中國足球好不容易收獲了一批好苗子,這批U20球員正處于“漲球”的關鍵期,需要通過高水平訓練和比賽,來提升能力和累積經驗。
征戰亞洲杯和世預賽時,國足必須依靠歸化球員來追求成績,那么在東亞杯這樣的“熱身賽”中,主帥就要想辦法通過戰術資源傾斜將年輕人推出去,搏得海外高水平聯賽俱樂部的關注。在U20亞洲杯上,久爾杰維奇的戰術讓王鈺棟一戰成名,浙江新星隨后也把握住了在國家隊跨級鍛煉的機會,贏得了多支德甲、法甲球隊的關注。
此番師徒再度合作,久爾杰維奇可以考慮延續亞青賽時期的戰術思路,在打造整體足球的基礎上釋放球星的天賦。如果王鈺棟能夠在與日韓球員交手的過程中交出亮眼答卷,國足的這次東亞杯之旅就算是不虛此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