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共青團吉林市委聯合吉林市教育局、司法局、中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法學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5年普法進校園吉林市“青年說”青少年辯論賽決賽,在吉林市實驗中學圓滿收官。這場聚焦法治精神的青春盛會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思辨風采。
此次辯論賽以“普法進校園”為核心,旨在通過辯論這一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青少年深入理解法治精神,提升法律素養,推動法治教育在校園落地生根。
決賽現場,高中組與大學組的辯題緊扣社會熱點與法治實踐。高中組吉林市第一中學與樺甸市第四中學圍繞“校園欺凌處理應以懲戒為主還是教育為主”展開激烈交鋒,辯手們結合校園實際案例,從法律規定、教育原理等角度深入剖析,探討如何構建更有效的校園欺凌防治體系。
大學組北華大學與東北電力大學就“數字經濟時代,效率與公平何者更重要”各抒己見,從經濟學理論、社會公平正義等維度進行思辨,展現出青年學子對時代議題的深度思考。
賽場上,選手們以扎實的法律知識儲備、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流暢的語言表達,展現出新時代青少年的精神風貌。立論環節,雙方緊扣主題,清晰闡述觀點;自由辯論階段,他們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在攻防轉換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展現出當代青年對社會議題的主動擔當,贏得現場觀眾陣陣熱烈掌聲。
評委們從論點創新性、邏輯嚴密性、語言感染力等多維度對選手表現進行專業點評,既肯定了選手們的精彩發揮,也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點評環節不僅讓參賽選手受益匪淺,更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法治知識與辯論技巧的雙重學習盛宴,充分發揮了賽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作用。
經過激烈角逐,樺甸市第四中學和北華大學憑借出色表現,分別斬獲高中組和大學組冠軍。同時,多位優秀辯手榮獲“最佳辯手”稱號。頒獎環節中,領導們為獲獎隊伍頒發獎杯,現場掌聲雷動,這不僅是對優勝者的祝賀,更是對所有參賽選手勇于挑戰、積極探索精神的肯定,法治中國的未來,正寄望于這些敢想、敢辯、敢為的年輕一代。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岸松
圖片來源:共青團吉林市委
責編 周凇宇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