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山穹頂下,一場富豪與總統的權力對決正撕裂華盛頓政治圈。
7月5日,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按下核按鈕——正式宣布成立“美國黨”。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政治生態瞬間被顛覆。
就在幾天前,美國參議院以51:50的微弱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副總統萬斯的關鍵一票讓特朗普力推的法案險勝。法案內容直戳馬斯克命門:取消7500美元/輛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保留傳統能源補貼,同時提高債務上限5萬億美元。
馬斯克怒不可遏,在X平臺連發數十條推文猛轟。這位曾為特朗普2024年大選豪擲2.9億美元的金主,與白宮徹底決裂。
決裂時刻:法案背后的政治算計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時滿面春風,卻不知已點燃一枚政治炸彈。法案表面承諾“減稅”,實則暗藏玄機:普通民眾的醫保福利可能被砍,十年內新增1.3萬億美元債務,最終負擔仍將轉嫁給納稅人。
對馬斯克而言,這刀砍得精準而致命。特斯拉每年損失12億美元補貼,SpaceX超200億美元的NASA合同也被特朗普威脅審查。更讓馬斯克憤怒的是政治背叛——他曾出任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但特朗普上臺后立即撤回其推薦的NASA局長提名,并削減SpaceX合同。
“法案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讓美國破產!”馬斯克在成立美國黨后首度發聲。商業帝國的根基動搖,逼得這位全球首富掀翻牌桌。
美國黨藍圖:中間路線的豪賭
“代表80%沉默多數”,馬斯克給美國黨貼上“中間派”標簽。其綱領試圖走鋼絲:經濟上主張自由市場(低關稅、低監管),科技領域力推革新(支持AI、太空探索),社會議題卻傾向民主黨立場(支持同性婚姻、毒品合法化)。
新黨戰略直指美國選舉制度軟肋。馬斯克計劃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精準狙擊支持BBB法案的議員,其置頂推文配上匹諾曹和“LIAR”(騙子)字樣海報。他更瞄準國會兩黨微弱差距:“只要拿下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眾議院選區,就能成為爭議法案的決定性力量。”
手握4.5億粉絲的社交媒體帝國,馬斯克擁有傳統政黨望塵莫及的動員能力。兩次X平臺投票結果成為其“民意令牌”:6月5日80%用戶支持建黨;7月4日124.9萬人投票中65.4%贊成。
制度高墻:第三黨的生死劫
美國政治體制卻為第三黨設下天塹。“贏者通吃”的制度,給第三方力量設下了難以逾越的門檻。
歷史教訓觸目驚心:1992年億萬富豪羅斯·佩羅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雖獲19%普選票,卻因未贏得任何州而吞下“零選舉人票”苦果。
資金枷鎖同樣致命。聯邦法律規定個人每年向國家級政黨捐款不得超過4.43萬美元,企業直接捐款更被禁止。馬斯克雖富可敵國,也只能通過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間接注資,難以火力全開。
資本市場的反應更給馬斯克潑冷水。組黨宣言后特斯拉市值一日蒸發1500億美元,投資者用腳投票表達對這場政治豪賭的擔憂。
對華沖擊波:特朗普的緊急轉向
美國黨內斗正引發對華戰略的微妙變化。馬斯克宣布建黨次日,特朗普突然放軟對華語調:“馬斯克可以從中找點樂子,但組建第三黨本身是荒謬的。”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核心武器——關稅大棒,近期屢現松動跡象。
今年2月特朗普在福克斯新聞采訪中宣稱“不想傷害中國”、“想和中國和睦相處”。4月白宮更聯合財長緊急“降溫”,特朗普公開表示“不會對中方強硬”。
這種搖擺源于殘酷現實:60%關稅計劃實為雙刃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顯示,2018年特朗普對華關稅政策使美國人每月因物價上漲多支出30億美元。就連美財政部長都直言不諱的表示,當前僵局本質就是貿易禁運,也難以為繼。
當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終極目標被揭穿——通過減稅和擴大債務推動制造業回流,打贏與中國的博弈戰——馬斯克的反擊恰讓中國獲得戰略喘息空間。
三足鼎立:撕裂中的戰略機遇
美國政治地震波已越過太平洋。三大影響正浮出水面:
其一,對華壓制戰線被迫收縮。特朗普政府需同時應對馬斯克的正面挑戰與黨內分裂危機,外交資源必然分散。原本計劃全力打壓中國的“大而美法案”,反而因內耗喪失部分動能。
其二,科技資本或重塑中美關系。與兩黨建制派不同,馬斯克旗下企業深度依賴中國供應鏈與市場。SpaceX的星鏈計劃、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都與中國利益深度交織。美國黨若崛起,可能成為對華理性聲音的新政治載體。
其三,資本避險潮加速東移。三黨混戰加劇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倫敦大學學院學者指出,第三黨往往引發“短暫沖擊后被兩黨肢解”。這種政治動蕩將促使國際資本尋找避風港——中國憑借產業鏈穩定性與龐大市場,成為最具吸引力的選項之一。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置頂的匹諾曹海報仍在持續傳播,標注著“LIAR”字樣的共和黨議員頭像下,點贊數已突破千萬。
特朗普在佛羅里達的海湖莊園緊急召集顧問時,紐約街頭正涌動著另一股政治新勢力——33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爆冷贏得市長初選。
當硅谷的資本邏輯撞上華盛頓的權力游戲,美國政治正在上演一場史無前例的“系統沖突”。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沒落下,自家后院已經燃起熊熊烈火。這場由馬斯克點燃的政治野火,可能成為改寫中美博弈劇本的意外變量。
美國兩黨建制派與科技寡頭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而這場內耗,或許正是中國在全球棋局中最重要的“戰略窗口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