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夏養三伏,冬補三九",這炎炎夏日,恰恰是給孩子"養骨"、助力個頭往上躥的黃金時節!為什么是"養骨"呢?中醫講"腎主骨",腎氣充足了,骨頭才能結實、生長才有勁兒。三伏天里,孩子大量出汗,津液消耗大,脾胃功能也容易疲軟。此時若天天白菜蘿卜這類偏寒涼的蔬菜,雖能清熱,但營養密度偏低,對正長身體的孩子來說,遠遠不夠支撐骨骼蓬勃生長所需的"燃料"。這三道"養骨"硬菜可得安排上桌了!它們勝在食材家常、做法簡單、營養卻一點不含糊!
一、鮮蝦燉豆腐
食材點睛:鮮蝦是補鈣小能手,肉質細嫩蛋白質滿滿;豆腐不僅鈣含量高,還富含大豆異黃酮,對骨骼發育好處多多。兩者搭配,鮮美翻倍,鈣質互補吸收更好。
家常做法:
1、鮮蝦去頭剝殼(蝦頭別扔),開背去蝦線;嫩豆腐切小塊。
2、鍋里少油燒熱,放入蝦頭煸炒出紅油,撈出蝦頭。
3、放入蝦仁快速翻炒至變色,立刻盛出備用。
4、鍋中倒入熱水(用蝦頭煸出的紅油湯底更鮮),放入豆腐塊,中小火咕嘟5分鐘。
5、倒入炒好的蝦仁,加少許鹽、白胡椒粉調味,再煮1分鐘。
6、撒上蔥花,出鍋!湯色奶白,鮮香撲鼻。
二、香椿苗炒雞蛋
香椿苗是香椿樹發的嫩芽,味道比香椿芽更柔和清新,維生素C、E、鈣、磷含量都很豐富,有"樹上蔬菜"的美譽。雞蛋則是優質蛋白的完美代表。兩者結合,清爽開胃又營養。
家常做法:
1、香椿苗洗凈,瀝干水分切小段(根部老梗去掉)。
2、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和料酒打散。
3、鍋中油燒熱,倒入蛋液,快速劃炒成嫩嫩的蛋塊,盛出。
4、鍋中再加少許油,放入香椿苗,大火快速翻炒十幾秒至斷生。
5、倒入炒好的雞蛋塊,加一點點鹽(蛋里已有鹽,注意別咸了),快速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三、黃豆燉豬皮
黃豆是植物蛋白的"頂流",鈣、磷、鉀等礦物質豐富;豬皮富含優質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兩者慢燉,膠質充分釋放,是滋養筋骨、讓關節更靈活的經典搭配。
家常做法:
1、干黃豆提前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或隔夜泡發)。
2、豬皮處理干凈,刮凈殘留豬毛和油脂,切成條或小塊;冷水下鍋,加料酒、姜片焯水去腥,撈出洗凈。
3、泡好的黃豆、處理好的豬皮、幾片姜、一個蔥結放入砂鍋或燉鍋。
4、加入足量熱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2小時,直到黃豆軟爛、豬皮入口即化。
5、出鍋前加適量鹽、少許生抽調味即可(喜歡更香濃可以加點八角)。
三伏天的餐桌,藏著孩子拔節生長的秘密。鮮蝦燉豆腐的海洋鮮甜、香椿苗炒雞蛋的春日氣息、黃豆燉豬皮的溫厚滋養——它們不只是食物,更是媽媽用煙火氣寫下的溫柔叮嚀。灶火上的每一道暖意,都將在秋日收獲時,化作孩子挺拔的身影。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