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和澳大利亞女籃的這場熱身賽,說實話,開局就把懸念拉滿,半場打完31-49落后18分,鏡頭一轉,主帥宮魯鳴在場邊搖頭的畫面成了網友討論的導火索,球迷群里“沒有張子宇真不行“宮導擺大了這種話一波接一波,熱身賽打成這樣,情緒和爭議都來了,問題也就擺在臺面上了。
先說陣容,張子宇沒上,直接被雪藏,這決策一出,懂球的都知道中國隊今天的內線是要吃癟的,韓旭和陳明伶再怎么努力,面對澳大利亞這套準亞洲杯配置,內線那點優勢幾乎被抹平,結果首發名單一亮出來,大家就知道今天的球要打得費勁,李緣、楊舒予、韓旭、羅欣棫、張茹這個組合,外線是能跑能投沒錯,但真要和澳大利亞這種對抗強、節奏快的隊碰一碰,內線支撐明顯不夠,場面上果然被壓著打。
比賽過程其實沒太多意外,前幾分鐘中國隊還能咬住,比分2-2、9-9這種對飆一波,球迷看著還覺得有點懸念,可澳大利亞隊只要一加速,身體對抗和輪轉直接拉開,中國隊就跟不上了,第一節打完19-28,已經落后9分,這節奏說實話是預料之中,內線吃虧、外線命中率不高,防守端被人家一點就爆,宮魯鳴在場邊的表情也從一開始的鎮定變成了無奈。
來到第二節,問題徹底暴露出來了,一上來中國隊就失誤,楊力維直接把球送給對手,澳大利亞抓住機會,4-0的小高潮,分差拉到兩位數,這時候中國隊明顯慌了,進攻端找不到感覺,連續11次出手全打鐵,靠罰球才勉強漲點分,反觀澳大利亞那邊,節奏很快,防守壓迫性強,進攻端多點開花,比分很快被拉到接近20分,這種局面下,場上的氣質、信心都被對手壓制,宮魯鳴的臉色更難看了。
說到這里,必須得承認,沒有張子宇的中國女籃,場面上和澳大利亞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內線被爆、籃板丟、外線投不進,防守還被人家點名,半場三分17投5中,命中率只有29.4%,韓旭9分4板算是撐場面了,其他人得分都沒上雙,這種表現說句難聽的,靠外線飄著投,沒了內線優勢,進攻體系就直接斷檔,澳大利亞的防守一逼,中國隊基本上只能靠個人能力和罰球零敲碎打,這種打法結果就是比分被越拉越大。
有人要問了,為啥要雪藏張子宇,既然和澳大利亞熱身,本來就是練兵,宮魯鳴是不是太謹慎了,這個問題其實也不算新鮮,主帥有主帥的考慮,可能是想保護主力,或者給其他球員更多鍛煉機會,但現實就是沒有張子宇在內線,球隊攻防兩端的體系都不完整,尤其是對陣對抗強、節奏快的球隊,缺少制高點和支點,外線壓力倍增,只能靠拼投手感,手感一冷直接崩盤,這場比賽就是最直觀的寫照。
回頭看中國女籃最近的戰績,前面4場熱身賽全勝,氣勢正盛,但那幾場對手強度有限,和澳大利亞這種檔次的隊一碰,問題一下子全暴露出來,這不是說中國隊不行,而是和世界強隊比,陣容厚度、攻防體系、臨場應變這些短板還挺明顯,尤其是主力一缺,陣容輪轉一變,場面就容易失控,今天這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熱身賽的意義本來就在于試陣和找問題,這場球輸得難看也好,暴露問題也罷,其實都是為了后面的大賽打基礎,宮魯鳴的選擇確實可以理解,但從比賽效果來看,沒有張子宇的中國女籃,內線幾乎沒有威脅,攻防兩端都被澳大利亞壓著摩擦,這不是開玩笑的差距,是現實擺在眼前的短板。
有球迷說,這場球輸了也沒啥,反正是熱身,不用太上火,但從球隊成長和備戰角度講,問題確實得重視,該補的短板得補,不能指望每場都靠主力硬剛,陣容厚度和應變能力才是關鍵,澳大利亞這場給中國女籃上了一課,擺明了告訴你,沒有核心,體系就很難跑起來,臨場一旦遇到強對抗,誰都得吃癟。
總結一下,這場輸球其實不意外,內線沒了張子宇,場面被對手壓著打,進攻端手感冰涼,防守端跟不上節奏,宮魯鳴的選擇也許有他的考慮,但現實就是擺爛都擺不出來花,球迷也只能自我安慰“熱身賽,練兵而已,但從大賽備戰角度來說,這場球給中國女籃提了個醒——核心球員不能隨便雪藏,陣容深度還得繼續補強,否則一到硬仗,想贏真不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