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休賽期的風,表面上看起來比前幾年安靜不少,但只要真關注這一行,誰都明白水下早就開始對噴和博弈了,今天這三條消息,怎么看都是一鍋熱油里下了三把辣椒,新疆續約勞森,北京高調報價鄒陽,北控轉頭接觸黃榮奇,一口氣把今年轉會市場最敏感的幾根神經全都碰了個遍。
新疆這邊續約勞森,說實話,真沒啥懸念,這哥們上賽季常規賽16.4分10板4.3助,季后賽還能蹦出19.6分11.2板,簡直是把自己打成了新疆的半壁江山,尤其在球隊傷兵滿營的時候,他一人撐起攻防兩端,正好印證了那句“關鍵時刻還得看大外援,俱樂部這回不拖泥帶水,直接搞定續約,挺有魄力,也算是給球迷一個定心丸,畢竟上賽季新疆被傷病坑得夠慘,這回陣容沒大動,只把魯吐布拉從吉林召了回來,說白了還是想靠勞森這個核心再賭一次運氣,問題就在于,CBA現在的外援質量和適應期其實越來越卷,勞森能不能把這種高水平再復制一次,沒人拍胸脯保證,否則到了季后賽,主力還出幺蛾子,那可真就只能“擺爛了。
再轉北京這事兒,去年搞來周琦和陳盈駿,球隊實力一下子提了半個檔,結果真就一路殺進總決賽,氣勢上來了,可今年曾凡博又要闖NBA,鋒線頓時露了短板,北京這波操作其實很真實,直接盯上福建的鄒陽,開價明牌,沒啥遮遮掩掩,畢竟鄒陽這水平,擱CBA小前鋒里也是能“點贊回懟的存在,問題也擺在那兒:福建不想放人,甚至連傾向都沒松口,明著說“想買?你得拿出誠意,而且不僅北京一家想要,北控也在眼饞,這就像砍價群里大家輪番加價,福建坐等抬價,反正自己不著急賣,你們慢慢聊,最后還得看誰能拿出能讓他們心動的籌碼,這種局面下,球員本身的選擇權其實沒那么大,更多還是俱樂部之間的資源博弈,球迷再YY也沒用,真要成了,才有得吹。
說到北控,原本他們是想搞趙繼偉,甚至愿意拋出“北京戶口這種超級誘餌,結果遼寧那邊還是續約了趙繼偉,北控只能轉頭找新目標,這下輪到黃榮奇成了香餑餑,說實話,黃榮奇的進攻一般,但防守端真是“拼命三郎,上賽季廣東讓他專門看外援小后衛,這種藍領型后衛,在北控這種攻守失衡的球隊格外吃香,尤其是廖三寧得分組織一把抓,張帆又是攻強守弱,劉曉宇還走了,黃榮奇這種類型的補強,可以說是補對了地方,張慶鵬自己打球的時候就以防守見長,現在也看重這個特質,廣東選擇張文逸放棄黃榮奇,怎么說呢,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北控現在出手,既是補短板,也是撿漏,成不成另說,至少方向對了。
其實這三條新聞拎出來,背后反映的還是CBA轉會市場的現實邏輯,球隊補強要么是補核心,要么是補短板,預算有限的就撿便宜,財大氣粗的就強買強賣,什么情懷、忠誠,到了生意場上都是浮云,關鍵時刻就是誰手里牌硬,誰能給對手開出無法拒絕的條件,這種博弈其實一點不比場上的對抗輕松,甚至更考驗管理層的判斷力和魄力。
當然,外援永遠是CBA的變數,勞森能留下,新疆球迷當然開心,但只要外援政策一天沒定死,每年都會有大牌離隊、爆冷、甚至臨陣換將的鬧劇,北京和北控搶鄒陽,其實是本土球員價值回歸的風向標,畢竟外援再強,打到關鍵場次該掉鏈子還是掉鏈子,本土核心才是球隊的底色,這兩年聯盟越來越重視本土球員培養,市場上“哄搶優質鋒線和后衛的戲碼肯定還會反復上演,黃榮奇的例子就是證明,拼命三郎不是沒市場,而是要看有沒有慧眼識珠的教練和管理層。
問題來了,這種補強和搶人能不能真的改變格局,或者說,CBA會不會出現“抱團新模式,未來幾年會不會有更多大牌球員選擇追逐總冠軍而不是薪水,或許很快就會見分曉,畢竟球迷最怕的不是沒有懸念,而是徹底沒有希望,誰都想看到自己的主隊逆襲翻盤,不想年年都是老三樣。
這個休賽期雖然沒什么大新聞震撼全國,但細看每一個操作,其實每一步都很精明也很殘酷,誰都不想被時代淘汰,哪怕只是一個角色球員的流動,都可能會影響一個賽季的走向,CBA的夏天看似平靜,其實已經暗流涌動,真正的好戲,等聯賽一開打,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