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平縣侯集鎮宋小莊村,提起村醫劉富秋,村民們總會親切地稱她為 “貼心人”。三十多年來,她不僅是鄉親們健康的“守門人”,更是大家眼中的“好鄰居”。她用點滴微愛溫暖著每一戶人家,用醫者仁心串聯起鄰里深情,成為村里最受信賴的“自家人”。
醫者仁心,她是村民身邊的“健康管家”。自1989年從醫以來,劉富秋把全村人的健康裝在心里。誰家有老人血壓不穩,誰家孩子該打疫苗,哪位孕產婦需要定期檢查,她都記得清清楚楚。她主動為慢性病患者免費測血糖、量血壓,手把手教老人合理飲食;誰家有人突發急病,無論深夜還是雨雪天,她總是隨叫隨到。村民王大爺感慨:“劉醫生比兒女還上心,我家藥箱里的降壓藥都是她定期送來的!”
守望相助,她是困難家庭的“暖心親人”。劉富秋的“好鄰居”情懷,更體現在對特殊群體的傾力幫扶中。她為留守老人送藥喂水,自掏腰包墊付醫藥費;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得知鄰居李嬸家因兒子抑郁陷入困境,她連續半年上門疏導,最終幫年輕人重拾生活信心,李嬸含淚說:“是劉醫生救了我們這個家!”疫情期間,她熬制防疫涼茶免費分發,為隔離村民送菜送藥,用暖心話語化解焦慮,被鄉親們稱為“抗疫路上的貼心衛士”。
潤物無聲,她是鄉風文明的“鄰里紐帶”。劉富秋的“微愛之舉”早已超越醫患關系,她常利用出診機會陪孤寡老人嘮家常,幫行動不便的鄰居代購生活用品;農忙時主動照料患病村民的家畜,誰家婆媳鬧矛盾,她也化身“調解員”。村民笑言:“劉醫生走到哪兒,就把和睦帶到哪兒。”在她的帶動下,村里互幫互助蔚然成風,鄰里關系愈發融洽。
三十六載寒來暑往初心不改,劉富秋的足跡遍布宋小莊每個角落,甘做鄉村沃土的“長青藤”。從青春年華到兩鬢微霜,她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擔當,將責任化作春風細雨滋潤鄉鄰。如今,她依然每天背著藥箱行走在田埂上,用質樸的鄉音叮囑著:“張嫂記得按時吃藥”“娃的疫苗別耽誤”……這些平凡瑣碎的牽掛,正是她作為“中國好鄰居”最動人的注腳。
厚植道德沃土
構筑文明高地
作者:王宗顯
審核:楊旸 校對:王遠 編輯:黃磊磊
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稿(zpwlk@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