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中國玉雕之鄉”鎮平縣石佛寺鎮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南陽理工學院數理學院“非遺玉雕探新路,數據調研助發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隊,聚焦鎮平縣玉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開展了一場富有成效的調研交流活動,為這座玉雕重鎮注入了青春視角和創新思維。
在石佛寺鎮蘇藝珠寶,調研隊成員們實地感受了玉器直播電商的蓬勃脈動。企業負責人向學子們全面展示了鎮平玉雕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琳瑯滿目的玉器品種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多元化銷售模式。作為不產玉石的“全國最大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與“玉文化傳播中心”,石佛寺鎮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和敏銳的市場觸覺,成功擁抱數字經濟浪潮。目前,全鎮匯聚電商企業6800余家,活躍著淘寶、抖音等各類直播間超3000個,帶動電商直接從業人員5萬余人,2024年全縣電商交易額更是突破380億元大關,彰顯了“玉都”強勁的線上發展動能。
在石佛寺鎮,調研隊拜訪了本地非遺花絲鑲嵌技藝傳承人老趙。老趙自豪地向青年學子們展示了這門傳承兩千余年的宮廷絕技——花絲鑲嵌(細金工藝),其與鎮平玉雕同屬工藝瑰寶。在老趙的工作室,陳列著以金、銀、銅為胎,運用掐、攢、編、堆、壘、挫、鎪、捶、鑲等數十道繁復工序,精嵌美玉珠寶制成的精美首飾,每一件都凝結著極致匠心與時光沉淀。老趙說,希望能有更多像南陽理工學子這樣的年輕人關注并走近非遺,也寄望于通過電商等現代傳播渠道,讓深藏于作品中的千年匠心被更多人所“看見”和珍視,吸引新生力量加入,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持久生命力,實現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的融合共進。
在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調研隊員們近距離領略了本地玉雕大師化璞玉為神奇的非凡技藝。大師們依據玉料天然形成的質地、色澤、紋理,巧妙構思,靈活運用刻刀、打磨機等工具,融合切割、浮雕等技法,“因材施藝”、“化瑕為瑜”,將一塊塊璞石升華為承載深厚文化意蘊的藝術珍品。這無聲的“課堂”,讓學子們深刻感受到鎮平玉雕匠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永恒精神內核。
據悉,南陽理工學院調研隊此行不僅深入了解了鎮平玉雕產業和非遺文化,更將運用數理專業特長,結合實地訪談與網絡數據,通過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等方法,對鎮平玉雕產業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研究,并將圍繞“優化電商生態結構、推動非遺技藝數字化傳承與創新、完善人才引育與政策支持體系”等核心議題,為鎮平玉雕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來自青年學子的思考與建議。
來源:南陽理工學院 作者:張浩 馮清
審核:楊旸 校對:王遠 編輯:黃磊磊
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稿(zpwlk@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