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智能化變革日益旺盛的需求下,以車企為鏈主,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技術創新,更催生出了寧德時代、華為乾崑智駕、地平線這樣的產業中堅力量。
從隱身在整車企業身后,到成為整車的重要賣點,供應鏈的價值開始被公眾看到,進一步改變了整車企業與供應鏈之間的關系——從甲乙方到合作伙伴,車企的采購體系正在重建。
事實上,供應鏈穩定與否對于整車的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新能源車發展初期,芯片、電池缺貨的情況就會直接影響到車企正常交付。在如今激烈價格戰中,穩定的供應鏈也是車企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對于已經在中國汽車市場扎根40多年的上汽大眾來說,供應鏈的優化和技術更迭一直在持續。
“一家與幾萬家”
與傳統燃油車繁雜的架構不同,智電化汽車結構更為集中,三電系統、智能化系統占據核心位置,汽車產業供應鏈體系隨之重塑。
傳統供應商們積極轉型,一批創新型供應商更是快速走上臺前,如在動力電池領域,“寧王”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而在智駕領域,鴻蒙智行、Momenta、地平線等則成為整車企業爭相合作的對象。
參與度越來越高,供應商企業正快速從幕后走向臺前,主機廠與供應商正逐步突破傳統供需關系,建立貫穿研發、制造、服務的全流程協同機制,實現合作共贏。
而每一次中國汽車供應鏈體系的重塑,都少不了上汽大眾的身影。上汽大眾成立之初,為了推進桑塔納國產化進程,組建了“桑塔納共同體”,中德雙方共同培育、幫扶、建立起的400多家高質量的零部件企業,拉開了中國汽車高質量生產、產業鏈體系建設的序幕。
延鋒國際總經理臧純高直言,從上汽大眾身上學到了很多標準化設計的理念,“上汽大眾對整個國內供應鏈的建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如今很多頭部供應商都參與過上汽大眾的早期發展?!?/p>
據不完全統計,直接或間接通過上汽大眾進入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有大大小小上萬家企業。進入智電新時代,上汽大眾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則在不斷深化、升級。平臺型科技公司—零束科技CEO李君表示:“零束科技與上汽大眾的關系不同于傳統的鏈狀關系,更多是生態合作伙伴的‘圈狀’關系。因為智能汽車不是各子系統的堆砌產物而是整體系統,其背后是軟件架構定義硬件架構?!?/p>
講公平、有規則、成熟理性的“卷”
其實無論在傳統燃油時代,還是當下智電新時代,對于由千千萬萬零部件整合而成的汽車來說,供應鏈是否穩健都極大影響著終端品質的優劣,也就決定著整車的市場競爭力。
尤其在汽車產業新格局中,鏈條中一環出錯都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最好的例子就是曾經的“缺芯、少電”風波。如今的內卷式競爭使這一隱患再度凸顯出來,5月3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提到,“價格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
始終將產業鏈穩定當作發展基石的上汽大眾,并沒有受到波及。
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在今年初的企業經理年會上強調:“沒有一招制勝的法寶,只有把企業形象做正,產品形象做正,用戶滿意做正,企業效率做正,供應商體系做正,經銷商體系做正,企業價值觀做正,企業文化做正,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p>
在這一理念下,上汽大眾始終關注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甚至成為確保產品品質一致性的重要品控方法論。舉例來看,上汽大眾供應商如果停止供貨六個月以上,之后要恢復供貨,或變更為異地生產,或原材料變更,或二級供應商變更研發模具等等,都需要進行重新認證。如果換一家供應商,更必須重新做全套實驗。
始終穩定的供應體系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穩定的成本和品質輸出,嚴苛把控質量關的供應體系讓零件及整車品質有口皆碑。2024年,在價格戰最激烈之時,上汽大眾累計銷售突破120萬輛,其中大眾品牌2024全年銷量超114萬輛,再度斬獲合資單一品牌銷冠。
對于2025年,陶海龍曾坦承:“2025年可能會比2024年更‘卷’,但是要講公平、有規則、成熟理性的‘卷’。對于我們內部來說,要持續抓好、抓緊經營質量,強身健體?!鄙掀蟊姏]令人失望,6月終端銷售9.6萬輛、同比增長15.1%,完美收官上半年;上半年累計終端銷量52.3萬輛,增長2.3%。
“免檢”信賴與科創“朋友圈”
40余年的深耕,讓上汽大眾認識到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更建立起可靠的供應體系。行業中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只要質量標準獲得過上汽大眾認可的零部件,其他廠家就直接采購,成了名副其實的“免檢產品”。
更難能可貴的是,40余年的發展并沒有磨平上汽大眾的銳度,面臨產業新變革,上汽大眾依然能夠快速轉身,與時俱進地聯手酷睿程、Momenta、寧德時代、QQ音樂、火山引擎、百度、高通、速騰聚創、阿里云等智能科技巨頭,打造新的科創“朋友圈”,為消費者提供全新智能出行解決方案,也為自己開拓出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6月,上汽大眾中高端產品矩陣表現尤為亮眼,途觀家族終端銷量近2萬輛,1—6月累計銷量9.1萬輛;帕薩特家族月終端銷量超2萬輛,半年累計銷量11.7萬輛,凸顯出品質的號召力。
下半年,在上市十周年之際,已累計銷售突破100萬輛的凌渡將整裝之后再出發;累計收獲超過600萬名消費者青睞的朗逸,將迎來全面升級的朗逸Pro。作為上汽大眾合資2.0時代的重要里程碑產品,已經亮相的ID.ERA將于2026年4月量產。
上汽奧迪更將迎來雙品牌齊出的爆發期,在設計美學、智能科技、性能操控三大維度突破創新的全新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與AUDI新品牌首款量產車奧迪E5 Sportback將陸續上市,共同開啟上汽大眾多線加速發展的新篇章。(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