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的出行成本要比油車低得多,但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 在一個地方省了錢,就有另一個地方讓你多花錢,比如新能源車的輪胎,簡直就是保養刺客。
新能源車的輪胎有多貴?
我們對比了市面上熱銷車型的入門配置,可以發現在尺寸相近的情況下,同級別的新能源車會比油車,在原廠配備的輪胎上貴20%-60%左右,個別的還會貴1倍以上,級別越高尺寸越大的車,差價也更大,如果是,海鷗(參數丨圖片)這類小型車,基本是持平。這還是標配輪胎輪轂的情況,如果為了好看或者性能表現更好,選了大輪轂,比如MONA M03,19英寸比18的要貴1100塊。如果再加上冷門數據,像的215/45 R20,那就是超級加倍(1200元vs655元)。而且新能源車的輪胎更換周期,普遍比傳統燃油車短了20%-30%,所以新能源車省油費胎,不是毫無依據的。
大眾ID3
貴在哪里?新能源車輪胎有什么特點
新能源車的輪胎,為什么那么貴?難道真是金子做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能源車都太重了。
同樣一款車,從燒油變成充電之后,普遍會增重200-400公斤,相當于車上多坐了3-6個成年男性,即便是輕量化做得很優秀的,相比同級更長更寬的,也要重了260多公斤。那為什么新能源車自重這么大?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汽油的能量密度比電池高得多:
特斯拉
1、質量能量密度:汽油是鋰電池的約 50 - 75 倍
2、體積能量密度:汽油是鋰電池的約 13 - 22 倍
同樣跑700公里,一個60升左右的油箱就能輕松滿足,而電車需要一塊80度的電池,重量差了好幾倍(60L油箱加滿油60-70kg,80度三元鋰電池約450kg)。而為了解決增重,那就要花錢了,比如新能源車的輪胎載重指數一般會比油車高3到5個等級,胎體也需要加強的鋼絲簾線和加入多層結構,同時需要承受更高的胎壓。
其次新能源車普遍是電驅動,最大扭矩一下子就來了沒有前戲,所以對抓地力的要求更高,這也是為什么新能源車的輪胎尺寸起步就是19、20英寸,因為更大的直徑才能適配更寬的胎面,而更寬的胎面就有更好的直線抓地和側向支撐能力,還有像那樣在胎面結構上進行優化的,保證接地面積更均勻。
米其林
為了續航更長,新能源車的輪胎普遍都采取了低滾阻設計,畢竟這是最立竿見影減少續航焦慮的方法,比如在胎面加入硅元素、經過特殊處理的橡膠,重新設計輪胎花紋,又或者在胎壁挖幾個坑槽來梳理輪胎前后的氣流等等,行駛阻力少了,那就不需要消耗那么多動能了嘛。
除此之外,新能源車的輪胎對靜音要求也更高,畢竟發動機很少參與工作,或者直接就沒有發動機,路躁就成了最明顯的噪音來源之一,最常見的就是在內部加上,還有更好的排水性能以及帶有自修復技術等需求,這些通通都會讓新能源車輪胎變得更貴。
隔音棉
輪胎不可能不換,那有沒有平替?
雖然新能源車的更新速度很快,但買個車回來怎么都得開個四五年吧,所以換輪胎是不可避免的,那新能源車的原廠輪胎或者專用輪胎這么貴,有沒有平替?比如把EV胎換成普通的油車輪胎,由于沒有特別進行過低滾阻的設計,有可能換完了,續航會變短,而且注意了,就算換,也要保證載重指數一致,如果超過了,輪胎會異常磨損,反而省不了錢,同時增加爆胎風險以及剎車距離變長。那換成主打節能的輪胎型號行不行?續航是保住了,但也可能靜音性能和抓地力沒那么強,又或者找一些國產品牌的新能源車專用胎。
其實輪胎的各方面指標就是一個取舍平衡的結果,沒法做到面面俱到。最省錢的方法,反而是平時駕駛風格溫和一點,避免急加速急剎車,胎壓調整到原廠推薦的標準,在兩三萬公里的時候對調一下,盡量延后換胎的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