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越造越大,機械車位停不進,這一現象反映出城市停車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普及之間的“新矛盾”,該如何解決?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節目,現場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來源:視覺中國
有市民提問,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少新能源車的外廓、尺寸、重量都發生了變化,一些原來的機械式立體車庫已無法滿足停放要求。請問工信部門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如何解決立體車庫標準與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匹配的問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機械車位本身對車身尺寸、重量的限制,已和當前居民用車的實際情況出現矛盾,使得不少車輛,尤其是新能源車面臨超寬停不下、超重有隱患、停后充電難的問題。例如,在南京建鄴區江東南路某三甲醫院,新能源車只能停在路面車位;在河西一些商業樓的地下停車場,機械車庫的上層處于大片閑置狀態。原本為解決停車難而設計的機械車位,不僅不能緩解停車壓力,還閑置造成資源浪費。這一現象,反映出城市停車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普及之間的“新矛盾”。
對此,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回應道,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需求升級,大尺寸新能源汽車車型銷量占比逐年提升。新能源汽車推出市場前需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符合《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等關于尺寸和質量限值的強制性要求。立體車庫是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現有立體車庫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行業標準《車庫建筑設計規范》有關要求進行建設。解決新能源汽車立體車庫停車難問題,需要切實增強汽車制造、車庫建設相關行業標準對接適配,江蘇省工信廳將積極與江蘇省住建廳等有關部門對接,呼吁國家層面推動立體車庫建設相關標準修訂,引導立體停車場安裝尺寸更大且滿足承重要求的停車設備,不斷滿足大型新能源汽車停車需求。
除了高歌猛進的新能源車產業外,“智改數轉網聯”也是江蘇工信領域的“熱詞”。有市民提問,我們企業是做變壓器設備科研開發的,請問工信部門在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和智改數轉網聯等方面,對企業有哪些支持舉措?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回應道,在各級財政政策中予以支持,比如今年該廳在江蘇省級專項資金中對卓越級智能工廠和優秀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免申直達的獎勵。組織編制45個細分行業智改數轉網聯實施指南,為企業提供“路線圖”。開展智改數轉網聯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圍繞“1650”產業體系組織企業與服務商開展精準對接。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各類媒體宣傳智改數轉網聯和智能工廠優秀案例供企業學習借鑒。建立校企聯合培養、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等機制,加快數字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據介紹,“智改數轉網聯”,即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征。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21年底,江蘇啟動“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4月10日,全省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工作推進會在鹽城舉行。會上,曬出一份亮眼的三年成績單。截至2024年底,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69.2,較2021年提高6.8%,較全國平均水平(63.6)高出8.8%,連續十年全國第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四年全國第一;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分別達到70.1%、89.1%,各個關鍵指標均超額完成計劃目標。
為鞏固深化智改數轉網聯工作成效,2024年底,江蘇省政府印發了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部署實施六大行動20項主要任務。新三年藍圖已繪,江蘇將持續深化省市協同聯動,更高質量推進“數實融合強省”建設,助力“1650”產業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推動新型工業化走在全國前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校對 王麗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