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只訂了51971臺,感謝大家的支持”,以上文案來自風云(參數丨圖片)A9L的訂單海報。其實在該海報出來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多張海報均出自于小米YU7,短短3分鐘訂單就突破了20萬臺,1小時大訂突破28.9萬輛,絕對稱得上奇跡。
奇瑞以這種幽默的方式蹭小米YU7的熱度,可以說是友商追熱度的一種玩法。但話說回來,回到小米YU7訂單問題上,流傳出5分鐘鎖單35萬的假海報,真假訂單海報刷爆朋友圈,顯然就更有意思了。
(左邊真 右邊假)
更搞笑的是,小米YU7未上市前,某平臺貌似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推送了小米YU7爆單資訊,令真假小米YU7的訂單數信息更加撲朔迷離。有網友更是不嫌事大地調侃道,這難道是小米內部提前預設的戰報?
針對真假訂單的問題,小米相關人士緊急辟謠,我們家YU7訂單沒那么多,請別捧殺我們,網上有些夸大,真實數據請通過小米汽車官方平臺獲知。坦白說,編段子都沒這么夸張,更有網友調侃道,小米YU7說買就買,原來消費降級的只有我自己。
當然,說回到小米YU7訂單數的問題,1小時訂單超過28.9萬輛,訂單量在車圈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不妨想一下,小米YU7的起售價25.35萬元,不是普通買菜車,消費準入門檻并不低,引發部分媒體質疑實屬情有可原。
還有一個問題,小米YU7的交付時間較長,其中標準版預計最快交付時間為53-56周,Pro版預計交付時間為48-51周,交付周期不少于11個月,就是說現在下訂得等到明年才能提車。還有,訂了小米YU7的消費者,有7天猶豫期時間,期間可更改車輛配置亦可取消訂單。
一面是訂單量高,一面是交付周期長,爆單的背后就容易引發討論,畢竟結果一時半會難以考證,事件又偏離常規,自然就很容易引發質疑。回到風云A9L上,與其說是抱歉,不如說其更務實,兵哥不妨給大家算一筆數。
自今年4月23日上海車展開啟小訂開始,再到6月26日新車開啟預售,風云A9L的訂單量累計時間為2個月,訂單量為51971輛,平均每天新增訂單為866輛,數據符合常理,想必懷疑該數據有水分的人不多。
更重要的是,風云A9L用實實在在的產品力說話,讓消費者感受到誠意。
風云A9L以15.99-22.99萬元的預售價殺入市場,定位C級旗艦轎車,卻賣B級車的價格,明顯帶著誠意而來。5018mm的車長、3000mm的軸距,車身尺寸是什么水平?通過對比可發現,風云A9L的空間媲美沃爾沃S90、 極致的定價和越級的空間,讓風云A9L在20萬以內顯得尤為出眾,但這還遠遠不夠,為了殺出重圍,奇瑞這次真不客氣了,風云A9L直接上車AI數字底盤2.0,擁有CDC主動道路預瞄功能,支持懸架軟硬調節,保證車輛擁有較好的舒適性體驗。 通俗地說,預售價15.99萬元的風云A9L,卻給你配了30萬級豪車才有的高端配置,真是拼了。 聊到運動與舒適,大家都說是不可調和的兩面,但我相信風云A9L能兼顧得好,原因在于底盤用料上面堪稱越級表現。風云A9L的底盤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結合CDC的優勢,車輛的動態具備更好的穩態。 數據顯示,風云A9L的麋鹿測試成績達81.9km/h,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車,成績相當亮眼。制動距離方面,風云A9L也沒讓人失望,百公里制動距離控制在34.1米,出色的零百剎停距離,給人更好的掌控感。 風云A9L是一款新能源插混車,但它與新勢力的區別主要還是在核心技術方面,新勢力車型喜歡在“冰箱彩電大沙發”上做文章,風云A9L更想在動力、油耗等層面給到用戶實實在在的體驗。 比如先進的插混系統,對于新勢力來說品牌發展就幾年時間,更別說對發動機、變速箱、電機等方面的研發。新勢力想裝上先進的動力系統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但這對傳統大廠奇瑞來說,實在太簡單了。 風云A9L搭載了鯤鵬超能電混CDM 6.0,由1.5T發動機+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5.79%,變速箱匹配的是1擋DHT變速箱。系統綜合功率高達470kW,峰值扭矩853N·m,零百加速僅需4秒級,綜合續航可行駛2500km,WLTC最低電荷狀態的油耗在4.85L-5.98L/100km。 大家關注的純電續航,風云A9L的純電續航也不差,兩驅版和四驅版WLTC純電續航分別為193km和151km,日常城市通勤可以當成純電車使用。總之就是,用電更省,饋電用油比新勢力更省,同級別也好同價位也罷,風云A9L無疑是該價位中技術含量極高的插混C級轎車。 智能輔助駕駛,風云A9L搭載獵鷹700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整車擁有27顆高精傳感器,智能輔助駕駛支持高速/城市NOA、智能泊車等,日常用車場景下,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也能滿足你的出行需求。 智能座艙那一塊,兵哥就不展開聊了,新能源車該有的它都有,15.6英寸大屏、8255車機芯片,語音識別等等,對比新勢力無區別,智能化自然得到保證。 總結就是,風云A9L以不到20萬的價格,提供了40萬級別的空間體驗、媲美性能車的動力表現、豪華品牌的駕控質感,以及實用的智能化配置,這種"技術普惠"的理念,才是真正惠及消費者的創新。相比之下,那些虛無縹緲的訂單數字,最終還是要經受市場交付和用戶體驗的嚴格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