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報訊(實習記者 趙宇昕)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深入推進就業促進行動,從政策扶持、崗位供給、技能提升、平臺搭建、權益保障五個方面精準發力,構建起全鏈條就業服務閉環。1—6月,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7萬人,大學生等青年群體在呼就業2.26萬人,首府就業市場活力不斷提升,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強化政策供給穩就業
“呼和浩特市的人才政策非常貼心,從就業到創業,人社部門給我提供了創業補貼、購房補貼、免費工位、會議室等資源支持,讓我在這里實現了從0到1的起步。”內蒙古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苗告訴記者。
2025年,呼和浩特市加快推進就業扶持、人才引進、援企穩崗等系列政策提標擴面,先后出臺“呼和浩特人才強市25條”“促進人口集聚16條”等政策,為來呼人員在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全方位保障,營造更加積極的促就業和人才發展環境;加大對就業容量大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行助企惠企“直補快辦”“免申即辦”,上半年為4404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擴崗補助等資金2486.84萬元,通過降低社保費率為3.67萬戶企業減免2.82億元,助力企業減負穩崗。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出臺全周期“陪跑式”創業扶持政策,為創新創業注入源頭活水。市人社、科技、團委等9部門聯合啟動實施“青創助航”創業服務行動,實施15項扶持政策,構建“創業培訓+貸款+補貼+孵化+活動”五創聯動創業支持體系。現已為59戶經營主體及個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和創業補貼4507.5萬元,入校舉辦創業大講堂6期,培訓指導青年創客3065人。
深挖崗位資源保就業
“本來是和朋友來商場閑逛的,沒想到商場里正在舉辦招聘會,看了看發現有不少適合自己的崗位,這種新穎的招聘形式真的太贊了,既方便又高效!”求職者小席的經歷,正是呼和浩特市舉辦各類特色招聘會的生動寫照。
為了解決“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呼和浩特市深入實施“訪企拓崗行動”,建立行業部門崗位歸集機制,通過各類特色招聘會將崗位送到求職者身邊。
據了解,上半年呼和浩特市人社、工會、團委等17個部門和各個旗縣區,緊密圍繞市場用工需求,分眾、分類舉辦商圈、夜市、民營企業專場、培訓學校小專場等各類線上線下特色招聘活動505場,提供就業崗位33萬個次,達成就業意向9.1萬人次,暢通人崗精準高效對接渠道。同時,多渠道強化崗位挖潛擴容,先后征集并發布26批次、2.91萬個就業崗位,滿足求職者多元化的崗位需求。
此外,呼和浩特市搶抓2025屆高校畢業生求職關鍵期,啟動丁香扎根·就業創業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根據各高校專業特色,量身定制11場專場招聘會,征集對口崗位4.1萬余個,吸引4.43萬畢業生進場求職。據呼和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們將在駐呼高校舉辦25場校園招聘會,并階段式推出分類別、定制化的系列就業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多元化、互動式的留呼就業服務,實現全時段、全周期滿足畢業生求職需求。”強化培訓賦能助就業
技能是立身之本、立業之基,關系著個人發展的前途命運。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啟動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培訓模式,構建起“培訓—就業”全周期服務閉環。全市依托“個人求職意向調查二維碼”,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電子商務、養老護理等定制化培訓以及人工智能訓練師、無人機駕駛等新職業(工種)補貼培訓,推動勞動者技能水平與崗位需求精準匹配。
不僅如此,呼和浩特市相關部門深入企業征集用人需求,對接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駐呼高校與企業簽訂訂單班、協議班106個,覆蓋學生2229人;開設技工院校“冠名班”40個,培養技能人才1149人,真正實現“入校即入企、畢業即就業”。
郭樹珍是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人,在參加了呼和浩特市麗妍職業培訓學校開設的美容美發等課程后,開了“珍妮·藝剪美”小店,不僅實現了月均收入過萬元,還吸納了兩名同批培訓的學員就業。“原以為創業遙不可及,但政府的幫扶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郭樹珍言語間滿是感激。
此外,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高校科教資源優勢,推動技能培訓、技能評價進校園。市人社部門認定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高職院校為技能評價定點機構,院校可依據自身專業特色開展技能等級評價,現已組織認定2206人次,1340名畢業生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求職就業再添有力“砝碼”。
優化服務平臺促就業
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門積極探索“大數據賦能就業”的新模式,打造自治區首個集政策經辦、信息監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就業服務平臺,包括求職招聘、信息監測等八大模塊、63個子系統和1060項功能,為勞動者提供政策查詢、業務經辦、補貼申領、崗位對接等就業服務“一網辦”“即時辦”。
同時,充分利用社區(農村)黨群服務中心等貼近群眾的基層服務載體,打造統籌城鄉、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實施“就業服務站點提檔升級行動”,在高校、商圈建設16個特色就業服務站,提供政策宣傳、就業指導、崗位推介等“一站式”服務。
賽罕區鵬欣金游城就業創業服務驛站是呼和浩特市首批就業服務站點,剛剛對接完超市分揀工的張先生欣慰地告訴記者:“原來我們每天都是靠‘蹲馬路’‘站橋頭’等待接零活,現在通過服務驛站就能達成合作意向,再也不用風吹日曬了。”
保障勞動權益護就業
“您看那個大屏幕,投屏了5個二維碼,其中有‘欠薪找我碼’,大家要是在工作中遇到欠薪問題,可以隨時掃碼聯系我們。”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求職者詳細介紹如何使用二維碼進行維權。招聘會現場張貼的“欠薪找我”二維碼直聯勞動監察系統,形成“就業—維權”閉環服務,吸引大量求職人員駐足。
為切實增強勞動者維權意識和能力,呼和浩特市創新開展“勞動權益‘加油站’直播助你維權”活動,這也是市人社部門加強勞動者權益維護系列活動的首場。三位一線仲裁員駐守“青城人社”直播間,與勞動者共話權益保障,從時效認定、申請書填寫、證據收集要點、常見問題等方面拆解勞動仲裁全流程,“手把手”教勞動者維權。相關人員還結合真實案例深度剖析法律法規,解鎖勞動者權益密碼。直播同步設置在線實時答疑環節,觀眾可通過留言實現在線互動提問。
呼和浩特市積極加強源頭治理,深入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加大惡意欠薪打擊力度,為勞動者備上權益保障“定心丸”;全覆蓋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中介機構進行檢查,嚴厲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化解欠薪案件,采取掛牌督辦、專班推進、多元化調處等多種方式,分類化解投訴舉報線索,案件辦結率達到98.6%。
從“穩”就業到“好”就業,呼和浩特市以創新破題、以實干作答,奮力書寫高質量充分就業的亮眼答卷。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