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經很少拍電影的香港導演王晶,入駐抖音玩起了短視頻,開了個“晶哥大講堂”的賬號,專門講香港娛樂圈以前的人和事,7月5號,他更新了一段視頻,侃侃而談張國榮當年為什么走得那么突然,這位曾經紅遍半邊天的明星,他的離開一直是個讓人難過的謎,這下又被大家議論起來。
王晶在視頻里說,張國榮的離開有三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張國榮
在王晶這顆“深水炸彈”之前,關于哥哥張國榮的離去,我們聽到的版本是一幅用孤獨、敏感與掙扎組成的故事,他家有錢,但沒有愛,父親是香港商界名流,也是風月場上的老手,但是家對他而言,更像旅館,于是母親的青春,就在日復一日的怨懟和冷清里耗盡。
而在這樣的家里,張國榮這個小兒子活得像個透明人,他后來回憶說,自己和父親相處的時間,加起來都不到五天,于是他逃了出去,去英國讀書,去尋找空氣,甚至在那里,他愛上了舞臺,那是他生命里第一束真正屬于自己的光。
回到香港后,他一頭扎進娛樂圈,在二十歲的時候,愛上十六歲的毛舜筠,甚至愛到不管不顧地求婚,結果把女孩嚇跑了,于是他的感情破碎了。
不僅如此,他的事業也磕磕絆絆,總是在及格線上下徘徊,就在這時,唐鶴德出現了,這個銀行精英,在他最潦倒的時候,把自己幾個月的薪水悉數借給他,自己反倒吃了很久的盒飯。
這份情是雪中炭,他不僅抓住了,并且再也沒放手,即使后來他成了巨星,也依舊在萬人演唱會上,把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唱給臺下的唐先生聽。
他用盡一生的勇氣去愛,卻也因此,承受了那個年代最刻薄的審視和最惡毒的攻擊,這些,連同他骨子里的憂郁,共同構成了我們對那場悲劇的全部理解。
王晶爆料
時間快進到二十多年后,王晶在他的“大講堂”里,把這幅大家熟悉的拼圖,撕開了一角,塞進了一塊誰也沒見過的新碎片,他承認,那些流言蜚語是事實,當時有人嘲笑他唱歌不如譚詠麟,演戲被周潤發蓋過風頭,而這些“噓聲”像針一樣,日夜扎著他敏感的神經。
他也承認,抑郁癥是根源,他說哥哥病得很重,卻沒有被強制治療,甚至“好像”沒有按時吃藥,病情,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但王晶覺得,這些都還不足以致命,最猛的,是他拋出的第三個原因,那個他口中“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說,當時有個財力極厚的內地大佬,找上張國榮,承諾投資讓他一圓導演夢,這對當時心情跌到谷底的哥哥來說,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證明自己、扳回一局的救命稻草,他興奮極了,馬上找好了自己心儀的演員,把劇本、構思都聊得熱火朝天,全身心撲了進去。
可就在萬事俱備,只等開機的時候,那位內地大佬,出事了,“進去了”,投資化為泡影,電影胎死腹中,王晶分析說,對張國榮這樣把“責任”看得比天大的人來說,夢想破碎是痛,但更讓他無法承受的,是“失信于人”。
他沒法回頭跟那些他親自邀請、滿懷期待的演員們說一句:“對不起,不拍了。”而就是這份愧疚和無力感,成了擊垮他的最后一記重拳。
王晶的這個說法可信嗎
雖然王晶的這個說法,聽起來邏輯嚴絲合縫,也和他所認識的那個“重情重義”的張國榮人設高度吻合,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很快,就有人翻出舊賬,質疑王晶這番“揭秘”的動機,是不是夾雜著一點“私人恩怨”。
早年間,張國榮曾不止一次拒絕過王晶的電影,甚至公開表達過對自己不欣賞的影片類型的“看不上”,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得罪了這位香港商業片之王。
其實對王晶爆料的質疑還不止如此,王晶在這次爆料里,評價張國榮早期“唱歌演戲都不怎么樣”,是靠一首《Monica》“硬捧紅”的,語氣里帶著幾分不屑,可話鋒一轉,他又盛贊哥哥退出歌壇復出后,在《金枝玉葉》里的演技“進步特別大”,唱功也爐火純青。
這一前一后的矛盾評價,讓他的話聽起來,既像是在肯定,又像是在說:“看,他還是得靠我們這些懂行的人來點撥。”這種微妙的姿態,讓他的“爆料”多了一層復雜的味道,是純粹的追憶,還是帶著些許優越感的“事后點評”,沒人說得清。
記憶中的張國榮
拋開王晶言論的真偽爭議,我們不妨回過頭看,他描述的那個“因無法向朋友交代而崩潰”的張國榮,其實離我們心中的那個“哥哥”并不遙遠,他確實是一個把情義和承諾看得極重的人。
當年頂著全世界的壓力,在媒體的長槍短炮前,坦然牽起唐鶴德的手,這一幕的勇氣,至今仍是傳奇,他用行動告訴世界,愛了就是愛了,沒什么需要遮掩,而這份擔當,這份寧可自己受傷也不愿負人的執拗,恰恰印證了王晶故事里那個核心——他最怕的,可能真的就是“辜負”二字。
再看他留下的那封絕筆信,寥寥數語,感謝了唐先生,感謝了家人,感謝了肥姐沈殿霞,最后那句無助的吶喊:“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這聲泣血的追問,透露出的不是對世界的恨,而是一種極致的困惑和委屈,一個如此珍視情義、待人真誠的人,最終被一種無法言說的痛苦逼入絕境。
這痛苦里,有沒有王晶所說的那部電影的重量?很有可能。
結語
時至今日,再去探究壓垮他的究竟是原生家庭的冷,是世俗眼光的毒,是抑郁癥的黑洞,還是那部夭折電影的重,似乎已經不再那么重要,悲劇的發生,從來不是單一的線性敘事,而是一張由無數根線交織成的、密不透風的網,王晶的說法,只是為這張網,又添上了一根看得見、摸得著的線索而已。
我們永遠無法百分之百地還原他關上窗戶前,內心經歷過怎樣的雪崩,但幸運的是,他留下了程蝶衣的一眼萬年,留下了何寶榮的任性不羈,留下了歐陽鋒的落寞獨白,他把最深的痛苦留給了自己,卻把最好的年華、最美的光影,刻在了膠片里,留給了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