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偏癱肩痛難忍,
一場手術重獲新生!
“肩膀總像‘掉下來’一樣,疼得不敢動……”
67歲的張叔叔因腦出血后偏癱,右肩反復脫位,生活幾乎無法自理。然而,在西安工會醫院接受了一項創新手術后,他的右肩不僅穩住了,僵硬多年的右手竟也能慢慢伸直了!這背后,是一項名為“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的醫療技術!
病例分享
【六年煎熬:偏癱后肩關節“掛不住”,抬手成奢望】
2018年,一場突發腦出血讓張叔叔右側肢體癱瘓,更痛苦的是,由于右臂肌力不足,肩關節反復脫位。“六年里脫位幾十次,穿衣服都要人幫忙,稍微一動就疼到冒汗。”他的右手始終緊握成拳,肌張力高得像“被鐵鉗夾住”,康復訓練收效甚微。
(患者術前狀態)
轉折:一場手術打破僵局
2025年3月,張叔叔慕名找到西安工會醫院神經外科王占堯主任團隊。經評估,王主任提出關鍵方案:“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通過將健康側的頸七神經“嫁接”到患側,重建癱瘓肢體的神經控制。
“這項技術不僅能降低肌張力,還能恢復肩關節穩定性。”王占堯主任解釋,偏癱患者因肌肉失衡常伴肩關節半脫位,而神經移位后,肩部肌肉將重新獲得“指令”,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術后效果:肩膀不脫位了,右手也能張開了!
術后第一天:張叔叔驚喜發現,原本僵硬的右手竟能緩慢伸展,“像卸掉了千斤重擔”。
一周后:右肩關節再未脫位,疼痛明顯減輕,手臂可小幅度抬起。
一個月康復:肌張力顯著下降,右手從“握拳狀態”變為可自主抓握勺子,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提升。
“現在吃飯能自己動手,肩膀也不怕‘掉下來’了!”張叔叔的妻子哽咽道:“六年沒見他笑得這么開心過。”
(患者術后三個月的治療效果)
技術特色: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
01
王占堯主任介紹,傳統康復對嚴重痙攣性偏癱效果有限,而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通過顯微外科技術,將健側神經“分流”至患側,實現“一側大腦控兩肢”:
? 降低肌張力:打破痙攣模式,緩解肌肉僵硬
? 增強肩穩定性:恢復肩周肌肉神經支配,根治習慣性脫位
? 重建運動功能:逐步恢復手部抓握、上肢抬舉能力
“手術只是第一步,后續需結合個性化康復訓練。”團隊為張叔叔定制了神經電刺激、運動療法等方案,加速功能重建。
患者心聲:從絕望到重燃希望
“原來醫學真的能創造奇跡!”張叔叔如今每天堅持康復,目標很樸素:能自己扣紐扣、給老伴夾菜。他的案例也為更多偏癱患者帶來希望——據統計,西安工會醫院已通過該技術讓百余名患者重獲生活尊嚴。
專家提醒:
腦出血后1-2年是康復黃金期,但即便病程較長(如張叔叔的6年偏癱),通過精準評估仍可能獲得改善。
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困于偏癱后遺癥,歡迎留言咨詢,獲取專業評估建議!
咨詢電話:029-87910377
醫院地址:西安市東儀路與西部大道十字東南角
稿件來源 | 神經外科 白惠敏
內容編輯 | 外宣辦 安明燕
稿件審核 | 神經外科 王占堯
發布審核 | 外宣辦 譚曉青
《西安工會醫院·西安康復醫院宣傳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