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信息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小魚兒
編輯|小魚兒
《——【·前言·】——》
在美國,醫院里的病人數量常常遠低于人們的想象,但令人驚訝的是,醫生們的工資卻居高不下。
那么,這些巨額薪水到底從何而來?在病患稀少的情況下,醫院是如何維持醫生高收入的?
是醫療系統的獨特結構,還是背后隱藏的某些商業機制?這看似簡單的現象背后,或許蘊藏著我們未曾察覺的經濟邏輯。
美國醫療費用大揭秘
有個韓國夫婦帶著孩子在美國旅游,孩子不小心摔傷了腳踝。在醫院簡單處理后,他們以為就這么結束了。
誰知兩年后,他們收到了一張18,836美元(約13萬人民幣)的賬單!這還只是個小傷,要是大病,那賬單可能直接讓人傾家蕩產。
美國醫療費用貴得離譜已是眾所周知。坐個救護車基礎費就要1,000-3,000美元,按里程還要另算。
開個9英里的車,也就15分鐘路程,賬單可能就高達1,772美元。更離譜的是,給你用個氧氣面罩還要額外收費24.75美元,用個燒傷工具包得加45.25美元。
設備費用也是天價。輸液泵、血氧儀這種小玩意兒,收費80.25美元。
美國的大型醫療設備密度相當高,百萬人擁有36臺核磁共振儀、44臺CT設備,比很多國家都多,這些設備成本自然也都轉嫁到了病人頭上。
賺得多,花得也多
美國醫生的收入確實令人眼紅。臨床醫生年入約30萬美元,相當于普通工人的5-6倍。
普通牙醫都能拿到15.9萬美元,退休后每月還有約5萬人民幣的養老金。主任級醫生值班,每小時補貼約1,000人民幣。
這收入水平,放在哪個國家都屬于金字塔頂端了。
不過,醫生的高收入也是有苦衷的。想當美國醫生可不容易,需要花12-15年時間:4年本科、4年醫學院、再加3-8年住院醫師培訓。
僅醫學院4年學費就要28-36萬美元。就連巴菲特的兒子讀醫學院都欠了32萬美元的助學貸款。
申請醫學院的門檻也極高:GPA要3.8以上,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要排在前10%,還需要多封強有力的推薦信。
這種漫長而昂貴的培養過程,導致美國醫生數量稀少,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壟斷",自然要用高薪來回本。
美國醫療系統的行政成本
美國醫療費用中,有個最大的"黑洞"——行政管理成本,占總費用的31%!
這意味著你付的每3塊錢里,就有將近1塊錢不是用于治病,而是用來養活一大堆行政人員。
美國有數百家保險公司,每家都有自己的規則和表格。醫院需要專門的人員來處理各種保險理賠、法律訴訟和專業編碼系統。
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病人身上,每個美國人每年要為這些行政成本支付1,000多美元,不管你是否看過病!
奧巴馬在2009年的國情咨文中曾提到:"每30秒就有一個因醫療費用破產的美國人。"
這個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美國依然是西方國家中唯一沒有全民醫保的國家。
"怕出事"的醫療文化
美國的醫生和醫院非常怕被告,這導致了"防御性醫療"的盛行。
醫生會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診療,開大量可能不必要的檢查,以避免任何可能的醫療差錯和隨之而來的訴訟。
比如一個簡單的腰痛,在中國可能拍個X光片就完事了,在美國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做核磁共振。
而一次腰部核磁共振的價格從幾百美元到幾萬美元不等,取決于你去的醫院和你的保險情況。
更可怕的是,美國醫療價格極不透明。同一檢查在不同醫院的價格可能相差十倍甚至百倍。
病人事先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要付多少錢,也不知道保險能報銷多少。等收到賬單時,往往已經晚了。
醫院、保險公司與病人
美國的醫療本質上是一場商業游戲。醫院不是由政府運營的公共服務機構,而是追求利潤的企業。
醫生與醫院之間通常是合作關系,而非從屬關系。醫生有三種常見的工作模式:開獨立診所、多醫生抱團合作、或受雇于醫院。
不管哪種模式,醫生都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和話語權。
保險公司和醫院之間存在"單獨議價"機制。比如醫院開出1,000美元的賬單,病人自付1美元,保險公司可能只付99美元,而不是剩下的999美元。
這種不透明的體系讓病人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美國政府在醫療上的支出比例實際上高于許多已實現全民醫保的國家,如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但由于系統效率低下和商業化運作,這些錢并沒有轉化為可負擔的醫療服務。
《——【·結語·】——》
美國醫療系統就像一臺精密但效率低下的機器,它提供了世界一流的醫療技術和服務,卻以天價費用和系統性缺陷為代價。
醫生高收入背后是漫長昂貴的培養過程和稀缺的人才供應,而病人高支出背后則是商業化運作、行政成本過高和防御性醫療的共同作用。
這個全球最富有國家的醫療難題,或許給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思考醫療究竟應該是一項基本人權還是一種市場商品。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美國醫師協會年度報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統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醫療數據、美國醫院協會醫療費用透明度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