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脊柱微創中心完成了3例單通道軟質內鏡(LUSE,L-Unitary Soft Endoscope)輔助下腰椎間盤摘除術,該技術是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在河南省內首次開展,為廣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提供了新選擇。手術由脊柱微創中心李俊青博士帶領微創團隊完成,平均每臺手術時間不超過1小時。
這是脊柱微創中心繼開展椎間盤鏡、椎間孔鏡、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UBE)、V形雙通道內鏡(UBD)、雙介質脊柱內鏡(DMSE)后,完成的又一項脊柱微創新技術,標志著脊柱微創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為脊柱微創技術體系建設再添新力量。
據中心主任朱卉敏教授介紹,單通道軟質內鏡為電子脊柱內鏡,去除了光學內鏡手柄部分,解放了術者的扶鏡手,實現內鏡下雙手操作,增加了操作穩定性和安全性,可靈活應用于頸、胸、腰微創手術,結合不同通道的應用,能夠在復雜頸、胸、腰椎手術中提供更微創、高效的手術解決方案。另外,該技術不需要高值耗材,顯著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負擔。
術前核磁:
軟鏡示意圖:
術中髓核摘除后與髓核組織: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脊柱微創中心為河南省骨外科學(微創)醫學重點學科。擁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9人,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12人。年脊柱微創手術3000余例,開展椎間盤鏡、椎間孔鏡、單側雙通道內鏡(UBE)、V形雙通道內鏡(UBD)、雙介質脊柱內鏡(DMSE)等多種脊柱內鏡技術,目前國內開展脊柱內鏡技術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中心之一,形成了脊柱內鏡技術、微創通道技術、顯微鏡技術、經皮技術等脊柱微創技術體系,還開展纖維環縫合術、斜外側腰椎椎間融合術(OLIF)、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腰椎非融合術等微創手術,擁有G臂、鏡下磨鉆、超聲骨刀、電磁導航、機器人等一系列先進脊柱微創設備,各種微創技術覆蓋治療各型頸椎病、胸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脊柱骨折、脊柱感染、脊柱畸形、脊柱腫瘤等脊柱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