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檔次不夠五代機,實用才是中東的脊梁。
最近有消息傳出:伊朗正跟中國談購殲?10C戰機+AWACS預警機。這事兒說明了什么?我們來聊聊里面的深度。
一、為什么伊朗要轉向中國?這背后沒那么簡單
外媒《Army Recognition》指出,伊朗補貨Su?35失敗之后,就轉而向中國看齊,希望拿殲?10C對抗以色列。
說白了,就是實用主義轉向+可靠性優先:
- 蘇-35交付遲遲沒到,談了好久都沒影,伊朗操心不已
- 殲?10C早已出口給巴基斯坦,實戰經驗豐富,更能靠得住
- 現在想補齊空軍,就必須考慮速度快、關系穩、政治風險低的選項。
這不是買飛機買樣子,而是在暗地里選最靠譜的“救火主力”。
二、殲?10C跟F?35I打起來,有戲嗎?
技術上對比一下:
項目
殲?10C
F?35I “阿迪爾”
雷達
AESA,有源相控陣
AESA,隱身初級優化
導彈
PL?15(約200?km),PL?10
AIM?120/9,隱身支援
隱身
低,可被雷達鎖
低可探測,走隱身路徑
電子戰
中檔,依賴中國設備鏈
最先進,整合多國
作戰協同
AWACS加持,剛起步
高度融合,聯盟共享
結果呢:殲?10C雖不能秒殺F?35I,但對非隱身目標(加油機、預警機)有威懾力,在PL?15+AWACS配合下一樣能搶導彈第一發先手 。
總結一句話:殲?10C不敢正面對抗F?35I,但能打“后勤支援鏈”——那樣壓力也大。
三、AWACS助陣,空戰體系才算完整
光有戰機不行,還得有戰場“大腦”——預警機。
報道說伊朗還要配AWACS,這意味著:
- 空中把握敵人行蹤
- PL?15遠程導彈能“打準第一槍”
- 對中東空戰體系加入“一眼多機”協同思路。
這不是零散的買飛機,而是要建“體系戰”能力。
四、中國賣機給伊朗,波濤下真的沒問題嗎?
伊朗這一步,讓西方坐不住:
- 美國之前對巴鐵、埃及賣機都動了CAATSA制裁法杖;
- 伊朗現在一搞合作,美國更不會鴿;
- 但中國也不是沒經驗,早在非洲、南亞打過類似“代理賣機”的戰略戰。
簡單說:這是政治+技術+經濟的三重考量,但伊朗要的是飛機,中國要的是戰略影響力。
五、中東的空局將咋變?
? 對以色列來說:
- 直升機、AWACS、油補機失去“暢通保障”;
- F?35打仗難以“水上漂”,需躲隱身雷達;
- 作戰空間壓縮。
? 對伊朗來說:
- 殲?10C拔一支“偽F?35”,成本更低;
- 能打到對手重要支援鏈,一樣能制造“戰術制衡”。
? 對沙特、阿聯酋等國:
- F?35有人會貴,也得拉更多導彈/電子戰配套。
? 對中美戰略:
- 中國在中東拿到飛機+制空能力,軍售布局走向全球;
- 美國要動制裁、反制、干擾方案,成本又多一筆。
六、買不是終點,挑戰才剛開始
別忘了,真正戰力不在“機型有多先進”,而在“套系能不能接上、跑得起來”。
伊朗如果買殲?10C,還得面臨:
- 維護+零件供應;
- ?? 飛行員培訓,從F?4換數字艙見識;
- 電子戰體系+盟國協作;
- 資金支付、央行制裁的長期循環。
這場“買式升級”背后,是一條漫長的接軌路線。
七、我的新觀點:這不是“中東搞軍事”,是“中東融入中式體系”
伊朗之前買蘇-35,是對“俄羅斯體系的依賴”;現在求殲?10C+AWACS,是要“走一條中國式體系升級路”。
未來還有可能看到:
- 伊朗派工程師來華培訓;
- 中國技術顧問駐伊朗基地;
- 伊朗也許未來加入中國某些大國軍演。
這條路,不是簡單賣飛機,而是一種“軟聯盟”的建設。
結語:這波棋能贏嗎?看雙方后續動作
殲?10C+AWACS是一套方案,但最終要回答的問題是:
- 伊朗能不能用上?
- 能不能融入實戰體系?
- 能不能改變以色列空戰成本?
- 能不能影響美國的中東政策?
如果這些都能回答“Yes”,那么一套飛機,就是一張跨洲“戰略牌”。
最后給你提問:
你覺得伊朗買殲?10C,能把中東天空翻盤嗎?評論里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