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發文:眼瞅著已經六旬的父母還得凌晨四點起床勞作,母親還有基礎病。再看看上了二十多年學,計算機碩士畢業待業一年的我,感覺自己好沒用,又好無助。
看著滿墻自己上學時的獎狀,好諷刺。
自己出身偏遠農村,連小鎮都算不上,小鎮做題家這個說法我已經算是“高攀”了。從上小學開始,父母就教育我要好好學習,長大改變命運。我也聽進去了,從小學到高中,我的成績一直是班里前5名。家里客廳、臥室的一面墻密密麻麻貼滿了我上學時期的獎狀。父母沒什么本事,但我成為他們的驕傲,村里的鄰居也羨慕我家出了一個學習苗子。就這樣,我從村小,到鎮上初中,再到縣里重點高中,最終考上一線城市的985大學,直到去年計算機碩士畢業。
按理說我一個985大學計算機碩士,怎么連工作都找不到,很多人不信。但現實就是如此,讀研期間,導師給的研究方向時間比較晚,所以當別人畢業前后忙著找名企、大廠參加校招投簡歷,而我卻忙著做實驗和論文,耽誤了寶貴的校招機會。終于熬到順利畢業,很多企業的校招已經結束,為數不多的機會自己也沒有面試上。走社招,沒有工作經驗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小廠工資待遇低,有的連社保甚至都不繳納。就這樣徹底耽誤一年,目前的情況是:校招自己已經畢業一年了,社招人家要有工作經驗的。在大城市租不起房,回到老家,每天窩在家里投簡歷然后刷手機頹廢。
父母一輩子老實巴交的,看我這樣心里也很難受,有時候還要面對親友鄰居的冷嘲熱諷,回到家看我這樣,想對我說什么又欲言欲止。長時間的焦慮讓我失眠,晚上睡得晚,早上醒得早。前天凌晨4點,聽到父母起床的聲音又要去田里勞作了。我一下子陷入了胡思亂想,父母年過60歲,還要早出晚歸干活。父親農忙時就和母親一起去地里干活,農閑時外出打工賺錢。我曾經想和他們一起去地里,他們不同意說我吃不了這苦,讓我接著好好找工作。我清楚,一方面他們供我上學不是為了種地,另一方面覺得有點丟人。再這樣下去,我估計會成為村里上學的負面典型。同時期的小學同學,初中畢業后一直在外打工,早些年在外承包工程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如今縣城買了房,回村開著20多萬的“豪車”。
以上種種,內心升起陣陣難以形容的酸楚。
大喇叭想說,目前的情況是,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只不過是找到一個適合的工作很難。過去大家都說:“學歷就是敲門磚。”但是現在這個邏輯已經開始弱化。現實的情況是:一邊是應聘辦公室崗位的人供過于求,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卷;另一邊是動手操作、落地執行類或者服務類的崗位極度缺人。
就像網友“念念不忘”的碩士學歷,在大喇叭校招的那個年代(2012年)很吃香的,985大學計算機專業,校招就業率幾乎100%,剩下的那些還是準備再往上讀的。現在知名企業校招,很多崗位碩士學歷是基本門檻,并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習能力強不等于工作能力強,很多人是在面試的時候被刷了,根本原因是讓面試官認為你能力跟不上或者沒有對應的實習經驗。
所以,即便拿著碩士文憑也要認清現實,放棄幻想。目前經濟大環境下,找工作時間長是非常正常的事。擺正心態,從容應對,不要埋怨自己是否花太多時間讀書而沒有早點踏進社會。我們通過提升學歷來把自己打磨成一顆合格的“螺絲釘”,也是需要花費點時間找到合適的“螺母”。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