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7月4日12時,由中交一公局集團參建的蘇臺高速公路南潯至桐鄉段及桐鄉至德清聯絡線(二期)(簡稱“蘇臺高速(二期)”)全線通車,長三角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由夢想變為現實。
圖為項目航拍
蘇臺高速(二期)全長約44公里,是全國首個縣級自主投資超百億的高速公路項目,也是長三角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縱三線”的重要部分,為浙江北部與蘇南、上海架起“經濟大動脈”。該項目于2022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中交一公局集團主要工程內容為土建4標,全長約8.6公里,包括路基、路面、橋梁、涵洞、安全設施及預埋管線、道路沿線綠化及相關臨時工程等的施工完成、缺陷責任期缺陷修復及保修期保修責任。
圖為洲泉高架一號橋跨京杭大運河段
土建4標建設期間,項目團隊堅持高標準謀劃、精細化管控,以創新方案與精細管理破解多重難題。面對崇福北互通主線橋墳墓群阻礙,協調團隊聯合地方政府完成遷移,同步啟動樁基施工與提梁站移位預案,搶回20天工期;洲泉一號高架橋跨崇新線施工,提前3個月謀劃,創新采用“短時卡口截流+架梁順序優化”模式,保障道路通行的同時完成3.5公里橋梁施工;主橋掛籃施工采用“9天一循環”模式,提前兩個月完工。建立信息化管理方案,對預制梁澆筑養護等工序進行智能控制與實時監測,實時預警質量問題;運用“BIM+GIS+IOT”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管理可視化與生產智能化,提升管理效率。項目洲泉一號高架橋跨京杭大運河施工時,項目團隊定制一體化防護設備,減少建筑垃圾;創新設計使用1.5米高封閉式臨邊防護網和全封閉兜底平臺,100%攔截施工碎屑;每月檢測掛籃下方水質,保護運河生態與通航安全。以“七抓”為切入點,推行“組織-管理-價值-責任”四個一體化黨建體系,將安全、環保納入支部決策核心,研究策劃草籽換綠網方案,培育“懂安全更懂環保”管理團隊,為打造千年運河邊的“花園式”工地注入紅色引擎。
圖為項目“花園式”工地打造
蘇臺高速(二期)建成通車后,往返蘇南與杭甬地區可縮短2小時車程,將緊密串聯蘇州、杭州等萬億級城市,完善“長三角”及杭嘉湖地區高速公路路網,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澎湃動能。(李雪、趙亞京)
圖為項目黨員示范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