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閱兵式,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
彩排編隊中沒有了殲-10C的身影
2025年7月6日,受閱部隊空中方隊又實施了新一輪大規模演練,在磨合了這么長時間之后,各受閱梯隊參閱機種、機型已經逐步明晰。之前讓大家摸不著頭腦的梯隊混編的意圖,也已經逐步明確了。
而在這么多混編梯隊中,大家都注意到缺少了一個機型——沒錯,殲-10系列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大概七八年前的長空“三劍客”梯隊,殲-20、殲-16、殲-10C,現在前二者都還在,只不過殲-10C被換成了殲-35A。
曾經的“三劍客”
而在整個主戰機型梯隊中,只有“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CY還作為領隊機。此外殲-10出現的梯隊,居然是比較靠后的飛行院校梯隊,和教練-10A教練機坐一桌、出動了一些殲-10S型雙座同型教組了一個梯隊。
這個怎么說呢,怎么看怎么覺得這飛機滿滿的“邊緣化”的感覺?當然,雖然離9月3日還有接近兩個月時間,也不是沒有調整的可能性。
但軍迷們已經開始說俏皮話了,當年的三劍客現在已經變成了牛夫人啦~~~前不久還在印巴空戰中“大顯身手”的殲-10C怎么就成“牛夫人”了?這既有裝備因素,更為重要的是空軍軍事戰略上的因素吧。
殲-10誕生的背景
從裝備上來說,當年裝備殲-10型戰斗機的時候,甚至裝備殲-10C的時候,咱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四代機的有無、規模擴大的問題。
殲-10戰斗機裝備部隊那還是2003年到2005年之間,那個時候咱們的空軍有啥好飛機啊?從俄羅斯購買的那幾批蘇-27SK/UB、幾批蘇-30MKK,還有自己許可證組裝了的殲-11。林林總總加起來的數量就這么一點,而且其中還只有三分之一能攜帶R-77型中距彈,具備21世紀初比較可靠的中距超視距攔射空戰的能力。
所以就當時這種情況,空軍急需解決的,是四代機裝備規模的問題。四代機裝備規模要持續擴大,而且最好都要具備完善的使用主動雷達制導中距彈的能力,殲-10戰斗機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其一是極大地擴充了四代機機隊,而且經過升級改進之后全部都可以使用PL-12主動雷達制導中距彈,一下子超視距攔射能力超過了殲-11。
此外,當時裝備殲-10還有這樣一個加成,它是我國第一型完全自主研制的四代機,確保了我國航空工業相比國際先進水平,從先前的“望塵莫及”到達“望其項背”。從這個意義上看,這個型號是怎么高估都不為過的。
而在殲-10C型戰斗機的時代,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當時,作為四代半重型戰斗機使用的殲-16戰斗機,還沒有開始量產,作為第五代戰斗機的殲-20也是一樣,甚至差的還更遠一些。彼時中國空軍堪用的四代半戰斗機,居然是臨時從俄羅斯買來應急的那二十多架蘇-35SK戰斗機……
在這種情況下咱們能怎么選?當然是有什么裝備就用什么裝備,哪款裝備先成熟就裝備哪款了。殲-10C正好符合這個條件,四代半戰斗機,成熟的比較早,可以大批量裝備迅速擴充四代半戰斗機機隊,形成戰斗力速度快。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空軍在裝備殲-16戰斗機之前,迅速裝備了一大批殲-10C型戰斗機用于提高自己四代半機隊裝備規模。
綜合來看,中國空軍在長達20余年跨度的時間里,裝備了這么多殲-10系列戰斗機。包括最早的殲-10,也有殲-10A,有過渡型殲-10B,還有終極型殲-10C,給八一隊先后裝備了一批殲-10AY、殲-10CY和殲-10SY,還發展出了出口型號殲-10CE(P)。
在航空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咱們完整地走完了第四代戰斗機,四代半戰斗機研發和裝備的全過程,為后續研發五代機和新一代平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空軍裝備的角度來說,殲-10和殲-10C都在最關鍵的時刻,迅速擴充了我們的四代機和四代半機隊規模,其戰略意義更是相當重大的。
殲-10跟不上戰略轉型
但是,從空軍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講,殲-10和殲-10C戰斗機裝備的這些年,是空軍軍事戰略開始大規模轉型的年代。
縱觀這二十年,咱們的空軍軍事戰略其實是有一條主線的,那就是從國土防空,到服務于東南沿海軍事斗爭,再到服務于第一島鏈范圍內的軍事斗爭,再到前出第二島鏈決勝數千千米。
相應的,對空軍主戰裝備的要求,是作戰半徑必須越來越大,體量也必須越來越大。畢竟,輕型機的作戰半徑就那么點,只有重型戰斗機,才具備前出第一島鏈所必須的滯空時間、作戰半徑、武器攜帶量,重型戰斗機才是中國空軍真正的剛需。
而殲-10系列戰斗機——很不幸,它的小身板可謂是有點先天不足的,它的機內燃油航程也就那么多,如果要飛大航程的話必須掛三個副油箱。而掛上了副油箱,它的機動性受影響就不說了,掛載的武器數量也受影響。畢竟,殲-10A咱們都知道,掛上三個副油箱之后,其實就兩中兩近的掛載方案。
這事實上就是殲-10A的設計初衷和最早的性能要求,并不是要求它參與類似于F-15和殲-11一樣的空中戰斗巡邏(CAP)類任務。而是采用類似于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一樣的裝備、兵力運用模式,在主要攔截方向上以持續的兵力輸出建立防空攔截線,用中距彈、格斗彈各打一輪,迫使敵方放棄對面攻擊意圖,任務就算完成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殲-10系列戰斗機,一開始就是一種比較特化的用于執行國土防空作戰的戰斗機。后面的制空作戰,對面攻擊什么的,都是附加的,它的小身板先天性能就已經被定死了。
顯而易見,中國空軍要前出第一島鏈,和強敵爭奪第一和第二島鏈內的制空權,光靠一個用于國土防空的戰斗機肯定是不夠的。咱們需要的是重型戰斗機,那種兩臺發動機的,作戰半徑動輒一千千米以上的,可以帶八枚空對空導彈,甚至可以帶著大電線桿子在天上飛的重型戰斗機。
因此這樣看,殲-10戰斗機,隨著中國空軍打出去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要控制的空域縱深越來越大,已經不再符合中國空軍的戰略要求。畢竟,一個主打國土防空的機型,現在讓它前出第一島鏈,甚至還要在第一島鏈之外參與作戰,這多多少少是有點勉為其難了。
所以,不管怎么說,殲-10系列戰斗機在中國空軍中,這個地位其實是處于逐步下降的區間的。雖然它的戰術性能非常優秀,雖然它的機動性在某種程度來講不亞于殲-16,雖然殲-10CE在巴基斯坦照樣把歐洲頂尖的“陣風”戰斗機給按在地上打。但是,它在中國空軍中,面臨的問題不是技戰術性能的問題,純純就是需求問題,這是沒辦法的。
所以,從2017年殲-20、殲-16、殲-10C的這“三劍客”,到現在變成了殲-20、殲-35A和殲-16的這“新三劍客”。也許過幾年之后,殲-16也得從“新三劍客”里消失的“新新三劍客”……體現出來的是中國空軍軍事戰略思想和作戰需求的變化。
也體現著中國空軍決勝千里之外,從一支傳統的擔負國土防空的防御性軍種到打出第一島鏈、決勝第一島鏈制空權、建立周邊空域制空權的進攻性軍種的堅定決心——從這個角度看,殲-10C從“三劍客”里消失也算美麗的煩惱吧。
殲-10的新位置
在從“三劍客”里消失之后,殲-10系列戰斗機在繼續承擔部分國土防空職能的同時,似乎還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承擔戰斗教練任務。這得益于當時中國空軍大規模裝備四代機的需求,殲-10戰斗機的同型教殲-10S裝備數量很大,相比殲-11和蘇-27UB之間的比例要大得多,結果現在有大量的同型教練機可以裝備給院校使用。
而這些同型教很意外地承擔起了更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前的教練機體制,現在的初級教練機和中級教練機的訓練時間相應縮短,而在高級教練機和戰斗教練機上的訓練時間極大地延長。
尤其是在戰斗教練機上,前幾年咱們的主力還是殲教-7A和教練-9,這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第二代(第三代)戰斗機。
從戰斗教練機到戰斗部隊的主力戰機,中間是存在比較大的性能鴻溝的,培訓出來的學員很難直接上手。而現在殲-10S直接承擔了戰斗教練的任務,培訓出來的飛行學員到戰斗部隊之前,已經完全掌握了基本的空戰戰術,后續無非就是繼續提高的問題了。
彩排編隊中出現的殲-10S雙座教練機
所以,這大概就是殲-10S戰斗機完全沒有想到的結果,居然成為了中國空軍教練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擔負著培養空軍飛行學員的任務,繼續翱翔在祖國的藍天。
▲別忘了關注我們~
98元撿漏買一送一!這條男士冰絲休閑褲,簡約大方不悶汗,下半身太爽啦!點擊下圖購買
上身自帶清涼感,絲滑親膚,穿上它出門就像在吹空調,一點都不想脫下來~
透氣性能也是超棒,有穿似無穿,干冰輕松透出面料,真的是有點東西喲~
自帶防曬功能,防曬指數50+。水洗工藝更,讓你遠離褪色煩惱多次水洗也不褪色,輕松應對日常穿搭~點擊下圖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