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提供線索,我親自到你們這里來了!”
誰能想到,法院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條懸賞公告,竟讓“消失”已久的欠債人主動現身,甚至親自跑到評論區“自首”?
2025年7月,陜西安康紫陽縣法院的一則懸賞公告,讓51歲的任某某徹底“社死”。公告發布僅一天,他就火速現身法院,不僅還清了2萬元欠款,還意外成了全網調侃的對象:“這波操作,是怕別人搶了舉報獎金?”
圖片來自紅星新聞
欠2萬玩消失,法院一招讓他“秒慫”
事情要從2023年說起。任某某因資金周轉困難,向朋友借款2萬元,承諾短期內歸還。然而,還款日一拖再拖,最后干脆玩起了“人間蒸發”——電話不接、微信不回,連家都很少回。
無奈之下,債權人向紫陽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調查發現,任某某名下無房無車,銀行賬戶余額不足百元,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轉折點來了!
紫陽縣法院在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懸賞公告:
- 提供任某某下落線索,協助法院拘留到他的人,可獲得執行到位金額10%的獎勵(2000元)。
- 公告附帶任某某照片,并標注“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
結果,公告發布不久,任某某就主動現身,并在評論區留言:“不用提供線索,我親自到你們這里來了!”
“面對現實,我要自己解決!”
7月,任某某如約來到法院,當場還清了2萬元欠款。面對記者采訪,他坦言:
- “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嘛,要面對現實。”
法院隨即撤銷了對他的懸賞公告,案件順利執結。
法律解讀:
- 法院懸賞公告的威力:公開曝光+經濟激勵,讓“老賴”無處可藏。
- 心理戰比強制執行更有效:很多人不怕法院找上門,但怕“社死”。
從“玩消失”到“秒慫還錢”,任某某的經歷給所有“老賴”上了一課:法院的懸賞公告,比催債電話管用100倍!
此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討論熱潮,有網友評論:“這大哥太有擔當了,看到懸賞就主動還錢,比那些一直賴著不還的強太多,誠信還是很重要的。”也有網友調侃:“這大概是最社死的還錢方式,不過能及時改正就好,不然被人追著還錢的日子也不好過。”還有網友表示:“法院這個懸賞公告效果顯著,給其他老賴敲響了警鐘,別想著能躲過去。”
該新聞來源于紅星新聞抖音官方賬號發布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