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養了養子18年,得知親生父親是個千萬富翁,果斷拋棄養父
“養兒防老不如防寒,認親認錢有人翻。”
我是真沒想到,自己這輩子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兒子,竟然在十八歲那年,轉身就認了個開豪車來的“親爹”,還一臉嫌棄地跟我說:“爸,我跟你過夠了。”
我叫許德生,山東滕州人,早年喪妻,獨自一個人在磚瓦廠干活糊口。
那年我三十七,撿到阿浩,是個棄嬰,扔在廠門口的紙箱里,臉凍得通紅,嗓子哭啞。
我看著那團小肉球在紙箱里撲騰,心里就軟了。
我不是啥文化人,也沒啥財力,可我覺得,一個人活著,總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把他取名許浩,戶口掛在我名下。
三歲那年他得肺炎,我借了半村子的錢送去市里治病。
人家說我傻,一個撿來的娃不如一只豬仔值錢。
我憋著氣還了三年債,哪怕一天只吃一個饅頭,也沒說過一句“苦”。
他聰明,也爭氣,學習一直名列前茅。
我打幾份零工供他讀完中學。
高三時,他考進了市重點,老師都說他前途無量。
我那會已經快六十了,腰傷犯了,夜里疼得睡不著,可只要看到他,我就覺得這一切都值。
直到那年春節,縣里來了個外地人,姓莊,穿得體面,開著輛黑色奔馳。
他找到我們家門口,一開口就說:“我是許浩的親生父親。”
我一愣:“你認錯人了。”
他說:“我和他的母親年輕時在廣州打工時走散,后來她出國了,孩子生下來就托人留在老家。”他眼里帶著淚,“我找了十八年。”
我把他請進屋,他一眼認出了浩:“是他,跟他媽一模一樣。”
浩開始是懵的,后來做了親子鑒定,果然——他是人家莊總的親兒子。
我當時手都哆嗦,端水的時候杯子砰一聲摔了。
他站在門口,一臉復雜,最終說:“爸,我想……去試著跟莊叔叔相處一下。”
我點了點頭,只說:“你記得,咱家門沒鎖,炕沒冷。”
后來,莊總給他買了新衣服,辦了城市戶口,還說要送他出國深造。
我們村人都說他發了,轉運了,是“命里該有的富貴相”。
我沒說什么,但心里頭像被挖空了一塊。
直到有一天,我去縣里給他送行李,站在門口聽見他和莊總說:“我爸……不,許叔就是個老工人,沒文化,思維很土。”
那句“許叔”,像針扎在我耳朵里。我轉身就走,風把眼淚吹干。
我回家,把屋里他小時候寫的作文一封封燒掉,上面還寫著:“爸爸是我最敬佩的人。”
半年后他飛去了加拿大,再沒主動聯系過我。
偶爾村里有人議論:“那孩子真厲害,找著金主了。”
我只笑笑:“是啊,他是有大出息的人。”
直到去年深秋,他忽然打來電話:“爸,我能回來看看你嗎?”
我一愣,沉默半晌,說:“家里爐灶還熱,你回來就有湯喝。”
他回來那晚,拿著兩瓶紅酒,說是給我改善生活。
我沒接,遞他一杯熱茶。
他看著我,忽然眼眶泛紅:“莊總沒我媽的消息,出國只是他安排的生活。他說得最多的一句是:我給你錢,但我不欠你感情。”
我沉默了。
他低聲說:“爸,對不起。我以前覺得血緣比情深,后來才明白——十八年,不是一句‘許叔’能劃掉的。”
我拍拍他肩膀,第一次沒叫他“阿浩”,只說了一句:“知道錯,才配得起重新做兒子。”
“生你未必養你,養你才算親人。”
人在高處才懂得根的分量。
親情不是一紙鑒定書能決定的,是風里雨里有人把你背出來那雙老繭的手。
誰見利忘恩,終究心寒身更涼。
正所謂:命里有貴人未必是福,知恩圖報才是福氣中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