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華爾街最久經考驗的貨幣策略正在失靈,這讓即便是最資深的外匯交易員也感到困惑。
今年以來,受特朗普的稅收和關稅政策影響,美元意外大幅下挫,兌歐元和瑞郎的跌幅超過10%,這讓許多外匯專家措手不及。以往可靠的交易信號——例如歐洲降息時賣出歐元,或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時買入美元——如今頻繁失靈。
這一轉變已對投資者造成實際損失,一個追蹤貨幣基金的指數今年回報率僅為0.6%,可能創下2017年以來最差的年度表現。
交易員們表示,盡管事后可以為匯率波動找到明確原因,但今年市場轉變的速度和嚴重性令他們始料未及。瑞銀和瑞穗的交易員直言,他們過去賴以做出正確判斷的模型,現在卻頻頻出錯。
模型失靈,利差邏輯失效的“新常態”
在瑞穗,這種困惑已經成為交易室里的一個持續話題。交易員Jordan Rochester透露,他的同事、期權交易員Nikhil Kochhar在面對令人費解的市場波動時,常常大喊“為什么!”,以至于Rochester送了他一頂印有這句口頭禪的定制棒球帽。
“一兩個月后,會有人拍著我們的肩膀說,‘你們為什么不多做空一些美元?這不是很明顯嗎?’” Rochester表示:
“但事實是,這并不明顯?!?br/>
這種情緒在華爾街普遍存在。許多久經考驗的策略,比如根據利率差異或地緣政治風險來判斷貨幣走勢,如今都已失效。交易員們發現,他們過去依賴的策略正在給出錯誤的信號,這讓他們對建立頭寸感到猶豫。
最讓交易員困惑的,是利率差異這一傳統上最可靠指標的失靈。理論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而歐洲央行在6月份進行了本輪周期的第八次降息,將存款利率降至2%,如此巨大的利差本應支撐強勢美元。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歐元兌美元今年飆升13%,創下四年來新高。
First Eagle Investments的Idanna Appio就是那些對模型持謹慎態度的投資者之一。她的模型目前發出的信號是,應在美元上保持中性立場,部分原因是美國擁有更高的利率。但她的直覺告訴她這是錯誤的判斷,因此她選擇繼續做空美元,轉而持有歐元和日元。
“利率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運作良好,”她表示,“但現在,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了?!?/p>
杰富瑞全球外匯銷售與交易主管Brad Bechtel也認為,美元最終會出現一次急劇反彈,以使其與利率趨勢重新保持一致:
“無論驅動因素是什么,它正在將事情推向極端,因為它并未影響到央行的政策或增長預期,有些東西出問題了?!?br/>舊有關聯性正在瓦解
除了利率邏輯,其他資產價格之間的關聯性也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例如,美元過去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在市場恐慌時會上漲。但現在,美元有時與VIX恐慌指數呈反向變動,意味著在投資者恐懼時,美元可能會下跌。
這種關聯性的瓦解,在中東沖突引發的市場反應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過去,交易員可以預期,中東緊張局勢會導致石油和美元價格雙雙飆升。但如今,這種可預測性已大不如前。例如,在6月23日伊朗襲擊卡塔爾美軍基地后,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飆升至每桶81美元以上,但隨后因襲擊被視為象征性的而大幅回落。相比之下,美元當天的波動幅度遠小于預期。
“當關聯性崩潰時,交易就變得非常、非常困難,”瑞穗的交易員Nikhil Kochhar表示:
“在像伊以戰爭爆發這樣的事件中,你現在會懷疑這究竟會導致美元上漲還是下跌?!?br/>
交易員們認為,新的力量正在驅動市場,例如資金正廣泛地從美國流出,以及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元對沖產品。但由于相關數據稀少,這些新力量難以被有效追蹤,專業人士也難以據此調整他們的交易系統。
這導致的結果是,交易員們普遍選擇降低風險,執行更簡單、規模更小的交易。瑞銀的貨幣衍生品交易員Lu Xin表示,他在風險方面正變得更加謹慎,交易策略也更加嚴格:
“人們更害怕在周末前持有期權空頭頭寸,‘經驗法則’已經過時了,所有人都開始接受,更多的不確定性才是新常態?!?b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