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鄭康喜 廣州報道
由AI大腦賦能的智能輪椅,可以確保設備在比賽期間運行穩定并智能適應路況……近期,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賽在深圳舉辦。賽場上,各類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殘障運動員平等參賽。
這款為比賽提供智能電動輪椅的佛山凱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是廣東康復裝備產業的代表企業。凱洋醫療董事長廖友峰介紹,這款智能腦控輪椅可以實時捕捉使用者的腦電信號,殘疾人朋友能通過“意念”輕松控制輪椅前進、后退、轉向、剎車。
廖友峰踩中的是一個萬億級產業。數據顯示,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3500萬失能老年人。尤其是在國家近年來大力提倡發展銀發經濟和全民健康的時代背景下,各地康復和老年用品加速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先進技術,正改寫科技助老、助殘的未來。
廣東是其中的佼佼者。去年,廣東全省僅老年用品規上企業達6814家,實現營業收入達6551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老年醫療器械和康復輔具產品種類居全國前列,輪椅、助行器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50%—60%。
廣東先后印發《廣東省保育康復(老幼病殘)用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4—2025“產業助老粵造粵強”推動老年用品提質增效行動方案》等,推動殘疾人和老年人用品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不難發現,在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不斷突破下,廣東養老康復產業在供給端呈現出智能化、定制化趨勢,同時與機械裝備、醫療器械產業持續融合,也推動著廣東企業在需求端快速打開市場,落地超級場景。供需匹配之下,廣東越來越成為國內養老康復企業投資布局的新高地。這背后,廣東又如何持續完善產業創新的超級生態,培育養老康復的超級市場?
“剛開始心里還有些忐忑不安,但體驗后感覺非常平穩。對于我們這些穿戴假肢或者長期依靠輪椅出行的人來說,這款智能爬樓梯電動輪椅著實是一款‘神器’。”此次殘奧會自行車賽期間,一位參賽運動員對凱洋醫療的智能爬樓梯電動輪椅贊不絕口。
圖為參賽運動員體驗智能輪椅
過去國內殘疾人康復和輔助器具大多數只是為解決殘疾人的普通需求,研發技術含量較低。發展至今,普通產品市場實際上已經趨于飽和。
2024年,“加強助殘科技研發應用”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人工智能、腦機接口、仿生技術等前沿技術和新材料、新工藝得到快速應用。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老年用品委員會副主任崔晶雪長期觀察這一產業的發展進程。在他看來,當前,AI和腦機技術的運用,讓殘障人士和老年人僅靠意識就能操作各類設備,“這也帶動了原有醫療設備、智能裝備等領域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快速打開市場。”
“我們的產品也經歷了從遙控到聲控再到腦控的階段,產品越來越智能化、個性化,全方位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廖友峰也直言,輔具智能化是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在這一方面,諸多廣東企業以技術創新打開新賽道大門的探索,在行業內都具有樣本意義。
以廣州一康醫療設備實業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是國內最早專注于智能康復醫療設備和康復機器人研發生產和臨床應用的企業,曾創造過許多“首家”,曾于2019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一康醫療總經理助理江綺雯告訴南方財經記者,企業從2006年錨定康復機器人賽道,早期只是面向臨床康復醫療端展開研發。而現在,腦機接口、眼動追蹤、虛擬現實、語言大模型等最新技術,已經成了企業最關鍵的研發方向。
一康醫療除了提供面向醫院的康復機器人,還在致力于打通從醫院到社區以及居家的生態鏈。“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接入了語言大模型,能讓更多群體在無障礙環境下快速展開康復性訓練,真正從需求端出發提供解決方案。”江綺雯介紹,新技術正幫企業解鎖更多應用場景。
不久前,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合作伙伴贊助服務計劃發布暨第二批市場開發簽約儀式上,一康醫療憑借其在智能康復領域的深厚積累與持續創新,成功與殘特奧會省執委會簽約。
技術賦能企業拓展新場景的同時,需求牽引、場景促進也對于新產品新技術的落地產生著促進作用。
崔晶雪認為,未來三年,在市場逐步成熟、場景逐步延伸的情況下,廣東養老康復的供需匹配會越來越好。“廣東的優勢是,應用場景已經成為民間投資的重點領域,有大量的資金涌入。在金融加持下,相信產業技術還會繼續迭代升級。”崔晶雪說。
得益于成熟的產業基礎,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和成渝地區,正在形成養老康復產業發展的聚集效應。
各地不斷推出落地政策,做強產業生態,做大市場規模。今年5月,上海發布《上海市加快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計劃到2027年構建起技術領先、產業集聚、應用廣泛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生態體系。這一政策背后,不僅是中國老齡化社會與醫療需求激增的迫切現實,更是一場由“政策+技術”雙輪驅動的產業革命。
作為2023年就提出支持保育康復用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廣東,在各地持續布局、新技術持續迭代的當下,如何作答產業發展的新命題?
崔晶雪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廣東在養老康復產業上具有很好的產業生態。在輔具領域,深圳是首批12個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地區之一,佛山也是重要生產基地之一。老年用品則集中在穗深莞三市。華為、美的、創維等廣東大型科技企業、家電企業甚至家具企業也紛紛入局。
觀察人士認為,與長三角更為注重挖掘細分賽道不同,廣東在該產業上,走出了一條橫向貫通,借助超級生態培育超級市場的路徑。
如廣東更加重視促進康復輔具產業與老年用品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養老產業發展帶動康復輔具產業發展。既支持養老用品企業大力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也鼓勵輔具企業進軍老年用品制造,優化產品供給,打造產業體系。
而隨著科技企業和傳統制造企業的進場,廣東這一產業創新能力也更為強勁。如廣東省加快新一代電子信息、超高清視頻、集成電路等戰略性產業培育,推動智慧養老產品迭代更新,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涌現。
以此次殘特奧會為例,諸多輔助用具產品,均來自廣東制造。
廣東也在支持各地培育老年用品展會、博覽會,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附加值高的產品大力出海。
江綺雯認為,目前國內養老康復用品領域,大部分核心設備仍舊為進口,國產化程度并不高。在廣東推動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其實也在推動著國產替代進程。“目前來看,大灣區在市場推廣層面,其實也走在全國前列。”江綺雯說。
今年6月,廣東明確提出,將繼續組織實施“百團進百企 康養廣東行”系列品牌活動,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包括舉辦康養機構走進企業交流對接活動、組織企業參加在全國第十二屆殘特奧會期間的康復輔助器具博覽會等,促進消費者加強新產品新技術的了解。
崔晶雪表示,超級市場的拓展對廣東養老康復產業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具有重要意義。“需求端變大后也可推動整個產業鏈價值鏈實現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