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抹的眼淚,掉進了俄羅斯人的心坎里。當著來訪俄羅斯高官的面,播放金正恩為援俄朝鮮士兵落淚的視頻,朝鮮這招攻心計,把俄羅斯人的軟肋拿捏得死死的。
近日,平壤舉行的一場紀念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簽署一周年的音樂會,意外成了朝鮮士兵在庫爾斯克戰場陣亡信息的公開窗口。在音樂會上,朝鮮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畫面里,金正恩俯身將朝鮮國旗輕輕覆蓋在棺槨上,雙手扶著棺木,眼眶微微發紅。而在這些棺槨中,安放著的正是在庫爾斯克地區為俄羅斯作戰犧牲的朝鮮士兵遺體。
因為金正恩抹眼淚的這段畫面,恰好是在音樂會的最高潮部分被打到大屏幕上。伴隨著朝鮮交響樂團演奏的催人淚下的音樂,一切情緒都被醞釀得恰到好處。現場嘉賓,包括金正恩本人、朝鮮一眾軍政大員,還有遠道而來的俄羅斯文化部部長柳比莫娃,無不淚灑返場。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還得從一年前說起。2024年秋,朝鮮向俄羅斯派遣了大約1.5萬名士兵,主要投入庫爾斯克地區的作戰。這些士兵的行動起初十分隱蔽:他們接受俄方提供的適應性訓練,甚至拿到偽造的“亞裔俄羅斯人”身份信息,避免被美西方和韓國抓住“朝鮮直接參戰”的把柄。直到同年10月22日,金正恩簽署第一份作戰命令,要求朝軍副參謀長金永福(總指揮)、李昌浩等人帶隊,分階段參與庫爾斯克特種作戰,朝鮮的“入俄助戰”行動才逐漸有了點官方痕跡。
隨著戰事的推進,朝軍的身影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俄烏戰場上。去年12月,金正恩又連續簽署了兩份命令,隨后朝軍開始加大對庫爾斯克的攻勢。與此同時,烏軍的無人機鏡頭里也首次捕捉到亞裔士兵的面孔。不僅如此,俄羅斯的軍事記者也在報道中披露了很多細節,比如“一支朝軍步兵單位在兩小時內就殲滅了300名烏軍”。這從側面也反映了入俄朝軍部隊的戰斗力之強悍。
朝軍的有力支援,為后來俄軍成功奪回庫爾斯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按照韓方的統計口徑——注意,是韓方的統計口徑,因為俄朝兩國都不吭聲,所以這里只能以韓國人的統計數字作為參考,截至今年年4月,朝軍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的傷亡已達約4700人,其中陣亡人數約為600人。
這些陣亡朝軍士兵的遺體后來由俄羅斯專機運回朝鮮,但是因為當時俄朝軍事合作尚未公開,所以迎接儀式的畫面一直未對外公布。直到今年6月,外界才終于得以通過平壤音樂會的大屏幕看到:金正恩穿著冬裝,在機場迎接陣亡朝軍遺體時俯身扶棺的場景。
除了金正恩掉眼淚的畫面之外,音樂會上還播放了許多入俄朝軍在戰場上的細節:比如俄朝兩國士兵并肩揮舞兩國國旗的畫面,以及一本遺落在庫爾斯克戰場的、沾染著斑斑血跡的筆記本——甚至就連筆記本上面的字跡都清晰可見:“決定性時刻到了,不負最高司令官的信任,我們要戰斗到底!”
這些畫面配合著朝鮮交響樂團演奏的愛國旋律,不僅看得俄朝兩國高官淚灑當場,也看得許多俄羅斯網民感慨不已:
“致敬所有來自朝鮮的犧牲戰士!他們沒有躲在別人的身后,而是誠實地履行了他們的軍人職責,以生命為代價。英雄永垂不朽!朝鮮是俄羅斯的唯一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這才是真正的戰友情誼。沒有虛假,沒有做作,沒有張。觀眾的反應就是證明。謝謝朝鮮朋友,向他們致敬。”
“還得是朝鮮啊。我們俄羅斯人的‘場面兄弟’多得是,可要論掏心窩子的真朋友,還真就只有朝鮮。”
“俄朝兩國不愧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共過患難的戰友……希望俄羅斯國防部能多多關心這些援俄朝軍戰士的遺孀和家屬。他們都是英雄們。貴為一國領袖,能夠親自迎接烈士靈柩,金正恩也是一個有著大寫人格的人。”
“感謝朝鮮兄弟般的民族和金正恩同志,在俄羅斯陷入困難的時候給予了我們雪中送炭的支持。”
“向我們的朝鮮兄弟致以最誠摯的敬意!這才是俄羅斯真正的盟友。和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還有哈薩克斯坦這些國家不同,雖然俄朝兩國似乎并沒有共同的歷史根源,但朝鮮和我們卻更為親近。祝愿朝鮮和平繁榮——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真正獨立的國家之一。朝鮮人民的勇氣、勤勞和獨立,令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看完這些俄羅斯網民的留言,我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朝鮮的攻心計著實厲害。金正恩在大屏幕上抹的眼淚,其實是掉進了俄羅斯人的心坎里。同樣的場合,要是換了我們的人上去搞宣傳,我估計還真未必能達到人家朝鮮那個效果。
都說這當局者迷,身處局中的俄羅斯人自然是對朝鮮這一套吃到不行,但身為旁觀者的我卻從這場宣傳活動中嗅出了另一層味道。
在這場遲到的公開里,其實藏著朝鮮的小心思。過去,朝鮮派兵出鏡一事諱莫如深;如今,平壤則大大方方地把陣亡士兵稱作“共同解放庫爾斯克的英雄”,用國旗覆蓋的棺槨、流淚的領導人、全場起立的致敬,向朝鮮民眾解釋:“我們的戰士是為了榮譽而戰的。”
俄羅斯對此也很配合。早在今年4月,普京就曾明確表示,“俄方將永遠銘記朝鮮士兵”。俄羅斯副外長也于6月宣布將啟動紀念工作。此外,兩國還計劃在平壤和庫爾斯克各建一座紀念碑,讓俄朝兩國的這段“血盟情誼”有了更加實在的注腳。
除了直接派兵之外,朝鮮這幾年還給俄羅斯送去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作為交換,俄羅斯則回贈了朝鮮寶貴的軍事技術、衛星技術和經濟援助。隨著平壤直飛莫斯科航班的恢復,金正恩下半年的訪俄行程已被悄然提上日程。經此一役,朝鮮算是把自己對俄羅斯的統戰價值給打出來了。俄烏沖突打到最后誰是最大輸家我不清楚,但朝鮮想必一定是最大贏家之一。
金正恩和柳比莫娃談笑風生
國際關系的棋盤上,從來沒有單純的眼淚,只有精心的計算。朝鮮這場遲到的情感公開,本質上還是一場精準的利益算計:用陣亡士兵的熱血為俄朝關系淬火,最終兌換成軍事技術、經濟援助與戰略空間的增量。
我相信俄羅斯人的感動是真實的,但這份感動背后,所謂戰友情誼的外殼下,包裹著的仍然是國家利益的內核。國際政治的本質大抵如此:沒有無緣無故的共情,只有各取所需的共生。熱血也好,熱淚也罷,所有宏大敘事,都不過是為了彼此的生存空間,不得已拼出的一條血路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