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火箭在NBA休賽期又有新動作,將卡姆 - 惠特摩爾交易至奇才,換來2026年公牛的次輪簽以及2029年國王的次輪簽。惠特摩爾身體素質極為出色,力量感十足,彈跳和爆發力更是驚人,在轉換快攻中極具優勢,禁區攻框能力也不容小覷。
大學時期,惠特摩爾場均能貢獻12.5分和5.3個籃板,進入NBA后,惠特摩爾同樣展現出了極佳的潛力,職業生涯常規賽場均上場17分鐘,就能得到10.8分和3.4個籃板,投籃命中率達到44.9%,三分命中率為35.7%。尤其是在擔任首發時,惠特摩爾的表現更加亮眼,場均能砍下20.2分、6.8個籃板和1.2個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54.1%,三分命中率也有46.9% 。如此出色的表現,按理說應該在火箭擁有一席之地,那為何火箭還是選擇將他交易出去呢?
從火箭自身的角度來看,這其中有著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球隊在這個休賽期可謂動作頻頻,先是通過震撼聯盟的8換1交易,從太陽迎來了超級巨星杜蘭特,緊接著,又與范弗里特續簽了 2 年5000萬美元的合同,還以4年5300萬美元引入了芬尼 - 史密斯,并用3年2150萬美元簽回了卡佩拉。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球隊的薪資總額大幅攀升,達到了19784萬美元,已經超過第一土豪線19590萬美元近200萬美元,而惠特摩爾還有兩年合同,分別是354萬美元和546萬美元,送走惠特莫爾能讓火箭在新賽季避免繳納奢侈稅,為球隊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也騰出了寶貴的薪金空間,讓球隊在后續的運營中擁有更多的靈活性。
另一方面,在陣容配置上,火箭在得到芬尼 - 史密斯這位優秀的3D球員后,鋒線位置上人才濟濟。小賈巴里 - 史密斯作為空間型四號位,伊森在防守和籃板方面表現突出,新秀阿門 - 湯普森也展現出了全能的潛力,老將泰特同樣能提供穩定的經驗和即戰力。惠特摩爾作為需要大量球權來培養的年輕得分手,其技術特點與球隊現有的鋒線配置以及強調防守執行力和分享球的體系存在一定沖突。而且據相關報道,惠特摩爾在適應球隊體系、明確自身戰術角色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這與主帥烏度卡強調紀律性、防守和明確角色定位的執教理念產生了摩擦。對于志在提升戰績、建立穩定體系的火箭來說,此時交易惠特摩爾,換取未來資產,成為了一個相對務實的選擇。
對于惠特摩爾來說,這次交易是相當不錯的契機,奇才目前正處于重建階段,上賽季戰績不佳,僅取得18勝64負,球隊在重建過程中,更注重培養年輕球員,惠特摩爾的砍分能力在這里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奇才可以為惠特摩爾提供穩定且充足的上場時間,讓他有更多機會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此外,惠特摩爾出生于馬里蘭州奧登頓,距離奇才球場僅30多分鐘車程,回家鄉打球,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生活便利性上,都對他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對于奇才來說,這筆交易堪稱一次低風險高回報的操作,僅僅付出了兩個次輪簽,就得到了一位天賦出眾的潛力新星,惠特摩爾的運動能力和得分潛力,正是處于重建期的奇才所急需的。在奇才相對寬松的體系下,惠特摩爾有望得到更多的球權,能夠盡情地發揮自己的得分本能,提升自己的數據表現,進而成為球隊未來重建藍圖中的重要一員。
火箭總經理斯通在這次交易中,再次展現了其獨特的交易思路,斯通做交易并非僅僅追求當下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更多地考慮到多贏的局面以及球隊的長遠發展。雖然從表面上看,火箭只得到了兩個次輪簽,看似有些吃虧,但通過這次交易,火箭不僅解決了薪資空間和陣容適配性的問題,還與奇才管理層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為未來可能的合作埋下了伏筆。此前,火箭與老鷹關系密切,在薪金空間緊張時,正是老鷹幫忙先簽后換,讓火箭得以順利簽下卡佩拉,這次與奇才的交易,也讓火箭在聯盟中積累了更多的人脈資源,為后續的交易和球隊運營創造了更多可能。
火箭在這個休賽期的操作可謂是大刀闊斧,從引進杜蘭特等一系列動作,到如今交易惠特摩爾,每一步都緊密圍繞著球隊的重建和爭冠目標,這次交易惠特摩爾,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但從長遠來看,是次對火箭、惠特摩爾以及奇才三方都有利的多贏交易。在未來的日子里,球迷們期待看到惠特摩爾在奇才綻放光芒,也期待火箭在新賽季能夠在杜蘭特等一眾球星的帶領下,在賽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向著總冠軍發起強有力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