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國家戰略,彰顯海南擔當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中明確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發展海洋經濟。”會議強調,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這一國家戰略指引下,由海南省海洋廳指導,海南省礦產資源勘查院和海南凱浦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深海創服平臺)聯合主辦的“先行區無人智能協同作業賽馬測評”于6月22日在海南省海域圓滿結束。本次測評不僅是國內首次針對深遠海礦物勘探無人裝備的大規模實戰化檢驗,更匯聚了哈爾濱工程大學三亞南海創新發展基地、三亞南山港科技、青島海舟、智船科技、珠海云洲、中科酷原、青島羅博飛等多家國內頂尖團隊,通過9天海上作業,成功完成了多波束、淺地層剖面測量、重力、磁力、高光譜、海底地質取樣等6個關鍵賽道。測評工作全面驗證了無人艇、半潛航行器、波浪滑翔機、ROV等多種類型智能裝備在海洋礦產調查中的技術可行性與卓越性能,為海南省“海洋戰略找礦項目”注入強勁動能,也為落實國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貢獻了海南創新力量。
創新賽馬機制,
驅動技術突破與實測驗證
本次測評創新采用“賽馬機制”,在海南島南部近岸40-70米水深靶區設立6大賽道,充分激發了海洋科技創新的活力,涌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
● 多波束地形測繪:無人艇集群作業效率提升40%以上,無人艇最快在13小時內高效完成110公里測線測量。
布放無人艇
● 地質取樣:ROV機器人實現精準采樣,結合可視化技術保障了樣品完整性,提升了取樣成功率。
回收ROV機器人并取樣
● 高光譜探測:水下機器人搭載成像儀,成功獲取海底礦物光譜數據庫,為礦產識別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為海洋勘查提供了高精度、可視化的探測能力。
● 淺地層剖面:無人艇搭載參量陣聲吶,實現穿透分辨率達5厘米的精細探測。
● 磁力測量:波浪滑翔機在3~4級海況下持續作業94小時,磁力數據完整率100%,為大范圍勘探提供了經濟高效的新模式。
布放波浪滑翔機
● 重力測量:國內首次使用小型化原子重力儀,實現了重力數據的高精度海洋觀監測。
海洋勘探新模式:
有人母船+無人集群協同平臺
本次測評首次成功驗證了“有人母船+無人集群”協同作業體系的工程化能力,并打造了創新的無人智能協同平臺,實現多項技術飛躍:
● 效率升級:無人艇單日作業量達到傳統船舶的1.5倍,集群化作業模式可高效覆蓋近岸海域。
● 成本優化:波浪滑翔機依托太陽能與波浪能驅動,能耗成本降低70%以上,顯著提升了海洋勘探作業的經濟性。
● 近岸優勢:無人艇吃水不足1米,成功突破潮間帶測量盲區,填補了近岸精細數據空白。
● 精準走線:成功驗證了多類型海洋無人智能裝備在同等海況下,依靠衛星定位技術,其自主規劃與執行的走線精準度遠高于傳統作業方式,大幅提升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效率。
經過本次在海南南側海域開展的賽馬測評,在2–4級海況條件下,對100米以深海域內多種主流無人智能裝備進行了適應性驗證。測試涵蓋了無人船、半潛器、ROV、海底爬行機器人、波浪滑翔機等多類智能裝備,并與傳統科考船、漁船等進行多維度的數據質量、作業效率對比,初步驗證了“全空間無人智能協同”在海洋調查領域的可行性,獲得了具有參考價值的對比數據。同時,地質取樣賽道因海底涌流速度過大,輕型無人智能裝備作業受限,暴露出在復雜環境中作業的挑戰,也為未來針對不同海洋場景的裝備研發提供了寶貴經驗。
“無人裝備在近岸淺水區表現卓越,未來將構建‘母船攻堅深遠海+無人艇覆蓋近岸’的立體勘探網絡。”項目總工程師表示。
“通過平臺研發的無人智能協同平臺,各類無人智能裝備實現了與指揮中心的實時信息互動,并在實際工況演練中,成功完成了避障、避讓、靜默、加速、按序通過等多種復雜操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平臺標準化的端口和接口設計,我們不僅實現了工作過程數據采集與存儲的標準化目標,還突出實測不同通訊網絡(包括衛星通信、5G網絡、Wi-Fi以及自組網)之間跨越信息實時交互等關鍵技術問題,確保了復雜海洋環境下指令傳輸和數據回傳的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為未來深遠海無人集群作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深海創服平臺負責人表示。
成果服務海洋強國戰略,
注入海南創新力量
本次測評形成三大核心成果:
裝備優選庫:篩選出多波束測量無人艇、長續航磁力滑翔機等4類高性能裝備;
技術標準草案:首次編寫無人集群協同作業流程規范,推動數據格式統一;
應用指南:明確各類裝備適用場景,如波浪滑翔機適用于大范圍長周期觀測,ROV適用于精準取樣。
所有數據將應用于后續海洋戰略找礦項目,助力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保障。
項目負責人在總結中強調:“通過在真實海洋環境中檢驗無人平臺集成多傳感器、自主作業、數據實時處理與抗干擾等核心能力,加速技術迭代與應用轉化。這次測試是面向海洋裝備:數值孿生、水池測試、實海測試“三位一體”驗證工作的實證案例。通過本次比拼,將樹立海洋無人智能裝備行業性能標桿,激發海洋智能裝備研發活力,推動國產高端裝備性能躍升與成本優化。下一步將組建‘無人裝備產業聯盟’,攻關強海況作業、集群通信、深海取樣等技術瓶頸,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海南創新力量!”
指導單位:
海南省海洋廳
組織單位:
海南省礦產資源勘查院(牽頭單位)
深海創服平臺(海南凱浦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投資單位:
海南智地匯水科技有限公司
參加單位:
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技術有限公司
青島海舟科技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三亞南海創新發展基地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中船藍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智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三亞南山港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酷原(武漢)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海南省海洋廳。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