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0日訊 在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有許多標志性的交通建筑,它們不僅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更是連接城市各個區域的重要紐帶。在這些建筑的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曲立清。近日,閃電新聞記者對這位榮獲2024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的杰出人物,進行了一次專訪。
堅守35年,投身跨海通道建設
初見曲立清,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穩、干練且睿智。當話題圍繞青島的那些載入史冊的地標性交通工程展開,如首座跨海大橋(女姑口跨海大橋)、首座獨塔聯體半漂浮體系斜拉橋(市丹山特大斜拉橋)、首座40公里級超長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首座海底隧道(膠州灣隧道)以及正在建設中的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時,他的眼中閃爍出自豪而堅定的光芒。
曲立清1990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此后便堅守在青島市跨海通道科研與實踐的崗位上,一晃就是35年。“能夠用我所學為自己的家鄉做點貢獻,我也特別驕傲和自豪。”曲立清感慨地說。他現任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連續四屆遴選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還榮獲了青島市勞動模范的稱號。
在科研領域,曲立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持或參與了國家86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重大課題9項,主持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類科研課題百余項。
“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科學、高效的跨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體系,讓青島的交通更加便捷、安全。”曲立清介紹道。他帶領團隊系統構建了青島灣區“橋-隧-路”協同的跨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體系,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他還打造了海底隧道建設領域的“中國標準”,奠定了青島市在海底隧道領域的領頭羊地位。
在學術成果方面,曲立清出版論著5部,發表高水平論文18篇,授權國家專利2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帶領團隊獲得詹天佑獎3項,魯班獎4項。這些榮譽的背后,是他和團隊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
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全新挑戰和突破
曲立清主持參與了全市4條跨灣通道建設。在跨海通道建設的過程中,他也遇到了數不清的挑戰。“每一個項目都有其獨特的難點,比如地質條件、海洋環境、技術需求等。”然而,他并未退縮,耐得住寂寞再加上對這項工作的無限熱愛,是他的制勝法寶。
以膠州灣隧道為例,這是第一批開建的,至今也是全國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當時在咱們國家來說沒有可借鑒的先例,接到這個項目的時候內心也很緊張和害怕。”曲立清說,“海底隧道在工程界的風險算是最高之一了。頂上是汪洋大海,我們必須把海底下的地質情況完全搞清楚,不能有絲毫閃失。”
經過長期的論證后,膠州灣隧道2007年開建。工程開工后,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在海底鉆爆掘進,每一次爆破都得萬分謹慎。針對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導水通道探不明,堵不住的國際公認難題,曲立清帶領團隊率先提出了綜合預報的技術框架,構建了“海上探測+洞內預報”、“地球物理探測+精準鉆孔探測”的海底隧道導水致災構造定位探測技術體系;針對導水構造封堵難題,創建了基于“五參數”法的海底隧道不良地質加固堵水綜合施工技術,將我國隧道注漿堵水技術提高至一個新的高度。建成后全隧道排水量4000立方米/天,僅為國際標準的1/2。該技術現已成為我國海底隧道地質勘探的基礎性技術,相關成果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等。
近5年,曲立清全面主持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海底道路隧道)工程建設工作,在膠州灣海底隧道建設經驗基礎上,積極探索海底隧道建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理念。
他帶領團隊首次查明了滄口斷裂在膠州灣海域內的位置、走向、工程地質特征、水文地質特征,明確了滄口斷裂的不同活動特征分段點。比較分析了不同線位方案的優劣性,科學優化和調整了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的線位方案,縮短海底隧道長度1km、盾構工法長度2.5km,直接降低工程總投資約20億元。
“膠州灣隧道海域部分地質全是火山噴出巖,未見花崗巖,二隧海域的地質四分之三是花崗巖,花崗巖地質構造水文特征完全不同,我們正又面臨新的挑戰”。”曲立清深知,這次的任務比之前更艱巨,但他和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沒有退縮,又一次進入攻堅階段。
“我希望我們完成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一個項目,做出一個作品,而是鐫刻故事,能延續上百年的故事。”曲立清的話語中,透露出對事業的更高追求和對品質的執著堅守。他不僅僅是在建設一條條通道,更是在為青島這座城市書寫著輝煌的篇章。
相信在曲立清和他的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青島的交通將會更加便捷、高效,城市的未來也將更加輝煌燦爛。他們用智慧和汗水,詮釋著工匠精神的內涵;他們用創新和擔當,推動著青島跨海通道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曲立清,這位青島跨海通道建設的幕后英雄,將繼續在這片熱土上書寫屬于他的傳奇,為城市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臧一文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