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可惜特朗普團隊打錯了算盤,一紙協議,束縛不了中國!只會讓美國原形畢露!
大家要明白的是,美國不會輕易改變對中國的定位。無論是此前的拜登政府,還是如今的特朗普政府,美國已然將中國當作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美國對華政策已形成"競爭-合作-對抗"的三維框架:在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保持對話,在經貿領域進行有限合作,同時在高科技領域持續遏制。
這種矛盾姿態在2025年展現得淋漓盡致。美國商務部剛解除部分技術出口限制,美國會轉瞬通過《2025年戰略競爭法案》,將半導體、生物技術等12個領域列為國家安全關鍵技術。
此前,中美兩國在日內瓦經貿會談后發布聯合聲明,宣布自5月12日起大幅調整關稅政策。美國宣布取消針對中國商品的91%加征關稅,涉及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品,而中國也同步撤銷了91%的反制措施。這標志著持續數月的貿易戰終于迎來實質性緩和,美國商務部長貝森特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合作能讓全球供應鏈少點折騰,多點穩定。”
值得一說的是,中美在非關稅領域達成“交換條件”。中國承諾依法審批稀土出口許可,允許美國企業獲得6個月臨時出口配額,但軍工級稀土仍嚴格管控;美國則放寬對EDA軟件、飛機發動機等技術的出口限制,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部分中低端AI芯片。不過,高端芯片(如英偉達H20)和軍事技術相關產品仍被禁止出口,任正非此前透露的數學補物理技術突破,顯然讓美方在談判桌上不得不讓步。
此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美國與越南達成了關稅協議。表面看,這份協議不過是場普通的關稅調整。越南輸美商品關稅從威脅的46%砍到20%,但仔細看條款卻藏著針對中國企業的"暗箭":所有經過越南轉運到美國的商品,關稅直接飆到40%。這記"組合拳"明擺著沖著中國來的,那些原本借道越南逃避美國關稅的中國商品,現在得面臨天價過路費。
美國還要求越南建立一套"產品出生證明"系統,逼著企業證明出口美國的商品沒有摻雜中國零件。比如越南工廠生產的運動鞋,如果鞋底橡膠是中國造的,就得重新設計生產線,把原料采購、加工環節全搬到越南本土。這樣一來,不少在越南的中企要么咬牙追加投資升級產線,要么只能把工廠再搬到印尼、泰國這些還沒被美國盯上的國家。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美國現在開始對東南亞國家展開“連環施壓”:要求泰國審查電動汽車領域外資,推動印尼減少供應鏈中的中國成分,甚至要求馬來西亞建立獨立于中國的出口體系。
用白話來說就是,美國現在想分化中國在世界制造業里的強國地位,說白了就是讓其他一些中小國家也開始搞所謂的制造業。對此,中國商務部直接撂話要"堅決反制",外交部更是警告誰要是犧牲中國利益搞交易,必定撞上鐵板。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美國這一手騷操作!中國手里反制的牌,還是稀土!還好中國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那就是在軍工領域里的稀土,絲毫沒對美國企業放松!至于越南,其實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越南想發展制造業不假,但是沒有中國的技術支持,越南的制造業是發展不起來的。換言之,越南想吃美國那碗飯,必須中國點頭!
中國對美同樣留有后手,尤其是在關乎國家安全的軍工尖端領域,我們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和對涉及美國敏感企業的技術限制,從未有絲毫放松,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戰略警惕性和政策連貫性。無論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用于尖端戰機、導彈制導,還是特種合金用于潛艇、衛星,這些關鍵領域的稀土供應與應用,中國牢牢掌握著閥門,確保核心戰略資源不成為他人掣肘我們的工具。美國軍工復合體再強大,離開中國穩定供應的高性能稀土材料,其諸多‘撒手锏’武器的研發與生產鏈條也將面臨‘卡脖子’的窘境。這枚棋,我們下得穩、控得死。
總之一句話,美國不拿出全部的誠意,繼續在暗地里搞小動作的話。別說特朗普訪華請求,就連美國企業的民用稀土,也會被我們斷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