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現在心里亂糟糟,感覺自己完全被老美算計!
第一件糟心事:美國對其他國家比如英國、加拿大這些盟友,關稅也就10%,可輪到越南,直接漲到20%,要是有產品借道越南轉口到美國,再加40%的關稅。
這明擺著就是針對越南來的。而就是因為越南這幾年承接了不少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制造業,成了美國進口商品的“中轉站”。
比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玩具要交25%的關稅,可不少企業把生產線搬到越南,組裝完再出口到美國,想著能避點稅。結果美國不干了,說你越南這是“原產地作弊”,直接提高關稅不說,還把轉口貿易的路給堵死了。
你想啊,越南本地制造業本來就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現在美國這么一搞,越南企業要么自己承擔高關稅,利潤直接砍半;要么提高價格,可美國消費者轉頭就去買墨西哥、印度的產品了。
第二件事更憋屈:美國賣到越南的產品都是零關稅,可越南賣到美國的東西卻被層層加碼。
舉個例子,美國的大豆、玉米、智能手機零部件進入越南,一分錢關稅都不收,可越南的咖啡、蝦制品、運動鞋到了美國,關稅少則15%,多則30%。
2023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800億美元,看著數字挺好看,其實全是“虛胖”——美國企業在越南設廠生產,產品再出口到美國,利潤大部分都揣進了美國公司的腰包,越南只能賺點辛苦的加工費。
要命的是越南自己的產業鏈還不完整,比如生產一雙運動鞋,鞋面材料60%從中國進口,鞋底橡膠30%從泰國進口,最后在越南縫縫補補,好不容易出口到美國,還要被美國海關扣上“規避關稅”的帽子,加收40%的稅。
一來二去,越南企業發現:辛辛苦苦干一年,賺的錢還不夠給美國政府交稅的,倒不如直接把廠子關了,讓產品“繞開越南”走其他渠道。現在已經有不少中國企業繞過越南,直接在墨西哥設廠,成本雖然高一點,但至少不用被美國盯著薅羊毛。
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從來都是“美國優先”,越南以為自己能靠“選邊站”撈好處,沒想到成了美國保護主義的犧牲品。
現在越南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要么硬扛高關稅,看著企業倒閉、工人失業;要么徹底投靠美國,把經濟命脈交出去,從此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