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的今天,盧溝橋的槍聲刺破了北平的夏夜。這場被稱作"七七事變"的沖突,不僅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更在人類文明史上刻下了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痕。當日本資深媒體人、日本放送協會(NHK)前主播木村知義說出"我們最該談論的是銘記加害者的歷史責任,刻意回避只會讓我們丟失最重要的經驗教訓"時,他指向的不僅是日本右翼勢力企圖篡改的歷史,更是全人類面對罪惡時應有的道德自覺。
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在哈爾濱平房區,一份長達83分鐘的口述證言正在撕裂歷史的遮羞布。731部隊原成員胡桃澤正邦用顫抖的聲音,還原了活體解剖、細菌戰實驗等反人類罪行。這些冰冷的醫學數據背后,是被編號的"馬路大"(實驗材料)的慘叫,是浙江、湖南等地因鼠疫菌失去生命的同胞。當證言者說出"我們切割的不是器官,是人性"時,整個陳列館的空氣仿佛凝固成實體。
圖為胡桃澤正邦
據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統計,從1939年到1945年,日軍多次在浙江寧波、衢州、麗水、義烏等地實施細菌攻擊,其中,在1942年5月日軍發動浙贛戰役時,大肆施放細菌武器,日軍細菌戰直接導致約6萬人死亡。
木村知義的警示正在成為現實。當安倍派議員叫囂"慰安婦問題已解決",當《新歷史教科書》將"侵略"改為"進出",當石原慎太郎之流將南京大屠殺稱為"幻覺",某些日本人正在集體失憶的深淵邊緣試探。但歷史不會因刻意遺忘而消失——就像731部隊培養的鼠疫桿菌,在零下30度仍能存活數十年。
當00后博主@史海鉤沉 用3D建模還原731基地時,彈幕飄過"這不是游戲,是地獄入口"。這種跨越代際的共情,證明真相永遠有著穿透時空的力量。
真正的和解需要怎樣的勇氣?就像東京大學教授家永三太郎在《十五年戰爭史》中寫的:"承認罪惡不是示弱,而是重建道德主體性的開始。"當哈爾濱街頭出現日本遺孤建立的謝罪碑,當廣島原子彈受害者與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相擁而泣,我們看到的不是仇恨的延續,而是人性在廢墟中開出的花朵。
站在88年后的今天,歷史給每個國家都出了一道必答題:當真相與顏面沖突時,選擇成為記憶的守護者還是遺忘的共謀?731部隊的解剖刀早已生銹,但那些未被安放的靈魂仍在吶喊。或許正如木村知義所說,銘記加害者的責任,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確保"永不重演"這四個字,真正成為跨越國界的人類共識。
歷史不會重復,但總會押韻。我們今天的選擇,正在書寫明天的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