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駿亞科技(603386.SH)針對其年報監管問詢作出詳細回復。上交所對公司業績和經營多項異常之處展開追問。其中最受關注的焦點包括公司業績連續下滑的原因,以及募投項目延期四年的合理性。
公司竭力將業績下滑歸咎于“行業競爭加劇”“成本上升”等理由,但字里行間暴露出的核心硬傷無法掩飾——在印制電路板(PCB)行業向高多層板(8層以上)加速迭代的關鍵窗口期嚴重掉隊。
與此同時,隨著上交所進一步追問,揭開了駿亞科技的多重困境:海外大客戶訂單銳減,溢價并購標的反噬利潤,關鍵募投項目延期四年,投入進度剛過半,前景黯淡。
業績三連降暴露高多層板“瘸腿”
駿亞科技成立于2005年,公司主要專注于印制電路板制造,重點布局光伏/車載PCB及FPC等產品,于2017年主板上市。
2021年是公司關鍵轉折點。此前其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勢頭,不過在2022年全球消費電子寒冬突襲下戛然而止。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73億元、24.27億元、23.4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3億元、0.69億元、-1.54億元,營收、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且2024年出現虧損。
與此同時,期內毛利率更是慘遭“腰斬”,從18.63%斷崖式跌至9.30%,大幅下降9.33個百分點。公司核心產品PCB(2024年占比88.64%)營收,也從2022年的23.40億元下滑至2024年的20.81億元。
在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綜合毛利率尤其是PCB業務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此,駿亞科技將毛利率暴跌歸因于“產品結構變化”及成本壓力。核心誘因是大客戶偉創力海外訂單驟減。2023年偉創力位于公司第一大客戶實現銷售額1.66億元,2024年對其銷售額降至4681萬元。偉創力海外訂單減少,公司為保證產線稼動率,被迫在毛利率更低的國內市場,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飲鴆止渴。
同時公司表示,PCB板的核心材料覆銅板、銅箔、銅球及金鹽平均采購價格上升,增加了公司營業成本。
然而,更致命的短板在行業結構性變化中暴露無遺。2024年,PCB市場呈現出分化狀態。一方面是高多層板產品快速增長,根據Prismark報告預測,18層及以上的高多層板、HDI板2024年增長率分別為40.3%、18.8%;另一方面是單/雙面板、其他多層板及柔性板等產品增速則是開始放緩,2024年增長率分別為2.4%、5.5%及2.6%,增長速度遠不及高多層板。
根據公司回復的統計數據,公司高多層板的布局明顯不足,八層及以上板占比不足9%,較去年(8.71%)幾乎原地踏步。公司的中低層板則是“挑大梁”,二、四層板收入占比超70%,但毛利率極低,尤其是四層板,收入與毛利率雙雙重挫。
公司對比可比公司數據發現,方正科技(600601.SH)、廣合科技(300638.SZ)、勝宏科技(300476.SZ)等公司過去兩年毛利率保持增長,核心原因是前述公司PCB產品主要應用于AI服務器、高速通信、光模塊等PCB產值高增長領域。筆者了解到,目前AI服務器主要采用?多層高密度PCB板?,通常為20-46層。PCB層數越高,對其研發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涉及精密層壓、微導孔設計、激光鉆孔等)。
目前來看,“瘸腿”布局的代價是沉重的。由于駿亞科技在這一關鍵領域布局薄弱甚至停滯,使其在行業升級浪潮中被邊緣化,只能在八層以下的PCB板“紅?!敝醒?,毛利率慘遭碾壓。
并購“苦果”集中爆發,募投項目“龜速”推進
產品競爭力不足僅是困境的一面,歷史激進并購的“苦果”正在集中爆發,則令公司業績進一步承壓。
2019年9月,駿亞科技支付7.28億元對價收購了深圳市牧泰萊電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牧泰萊”)和長沙牧泰萊電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牧泰萊”)各100%股權,以此形成了4.5億元商譽。
由于PCB競爭行業加劇、成本上升,深圳牧泰萊和長沙牧泰萊均受到影響。長沙牧泰萊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從1.86億元下滑至1.69億元,2024年凈利潤為-202.2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對此,駿亞科技先后對長沙牧泰萊相關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0.11億元、1.23億元,對業績造成拖累。
更關鍵的是,公司對行業周期的嚴重誤判,直接導致了戰略級募投項目的“爛尾”。
消費電子寒冬前夕的2021年,駿亞科技啟動定增,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億元,用于年產80萬平方米智能互聯高精密線路板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不過現實卻略顯骨感,公司募資金額大幅縮水,實際募集資金凈額僅為1.84億元,最終公司將前述資金全部用于年產80萬平方米智能互聯高精密線路板項目。
募集資金到賬后,公司的募投項目又“龜速”推進。原計劃2021年12月完工的項目,卻歷經四次延期,終點推至2025年12月。截至2024年底,累計投入僅0.99億,進度53.63%,尚有0.85億未投入,公司投入嚴重滯后。
面對交易所對“多次延期、進度緩慢”的質詢,駿亞歸因于產品認證與客戶導入周期長、宏觀環境劇變、現有產能利用率不足。
駿亞科技強調這些因素“前期難以合理預見”,延期決策“審慎、客觀”。但這難以掩蓋其在行業景氣高點時擴張、低谷時多番延期募投項目的戰略被動。項目延期四年、進度剛過半,在當下市場前景未明之際,駿亞科技能否最終建成并產生預期效益,需要打上巨大問號。(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周健,編輯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