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中央召開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相關會議,毛主席接見各大軍區司令和政委時,同各大軍區的司令、政委分別合影留念。毛主席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你們要團結一致,努力把工作搞好啊。”
與新任蘭州軍區司令韓先楚、政委冼恒漢合影時,毛主席突然說了一句:“冼恒漢可是個老實人,你到了蘭州后,可不要欺負他呀。”在場眾人哈哈大笑,包括冼恒漢也覺得老人家這是在故意開玩笑緩和氣氛。殊不知這確實是一句提醒。
韓先楚的脾氣性格不是不好,而是十分倔強的牛脾氣,有些特立獨行。那冼恒漢這個“老實人”的標簽,又是從哪來的呢?
冼恒漢于1911年出生在廣西田陽縣一農村,從小到大吃過很多苦頭。6歲那年父親病逝,母親一人拉扯著他們兄弟三人。一家四口加上一個奶奶,靠著兩畝多地過活。田間的活很重,尤其是到春耕和秋收時,幸好有姑姑、姑丈來幫忙。
哥哥做廚師學徒出師后,冼恒漢家的情況才漸漸好起來。冼恒漢也因此得到讀書的機會,從村里的民辦初小到縣里的高小,最后到師范。百色起義爆發時,冼恒漢就要從師范畢業了。那時接觸過部分進步書刊的他,對回鄉務農和當鄉村老師都沒有興趣,就想去闖闖。
百色起義前,冼恒漢就跟其他師范同學,參加過農民運動,跟農民一起抗租抗稅過。所以紅軍起義宣傳隊一到,他就投筆從戎了。他當時是師宣傳隊隊員,卻不只干宣傳工作,還做運送彈藥、抬送傷員等事情。
由于工作認真、從不抱怨,不久冼恒漢就被調到紅7軍軍官訓練所學習深造。其實以他的文化程度和任勞任怨的精神,只要沒戰死沙場,升為高級指揮員是遲早的事。長征途中,他作為紅2軍團2師政委,帶領部隊抵達陜北。
解放戰爭,冼恒漢擔任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政治部主任。他在部隊中開展的“訴苦三查”活動,深得野戰軍司令彭德懷的肯定,多次提出表揚。周總理也稱贊冼恒漢搞的“訴苦三查”,是“壯大軍隊的法寶,創造了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當時毛主席會見冼恒漢,給了他一個“踏實肯干,是個老實人”的評價。這是他們首次單獨的會見。毛主席還說冼恒漢的“訴苦三查”活動,是“新式整軍運動,將使自己無敵于天下”。能想出這樣整軍辦法的人,思想覺悟肯定是不低的。
解放大西北、建設大西北,是彭德懷長期以來的夢想,打完抗美援朝后,他想回西北做地方工作,但未能實現。冼恒漢卻做到了,自長征到陜北以來,他就扎根在了大西北,建國二十多年也沒有離開過這片貧瘠卻質樸,荒涼但純真的土地。
1952年8月,冼恒漢從步兵學校政委調任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之后就一直在軍區工作了,擔任過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蘭州軍區第二政委、蘭州軍區第一政委。特殊的十年里,他負責軍區“支左”的工作,兼任過甘肅省革委主任、甘肅省委書記。
歷史證明,毛主席的那句“你到了蘭州后,可不要欺負他”是很有預見性的。韓先楚去蘭州軍區后,他們一個司令、一個政委,相處得不太融洽,中央幾次出面調和都未果。這其中主要是時代的原因,跟個人品行脾性沒太多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