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我們中國海軍,就言必稱沒有實戰經驗,總是拿“實戰經驗”來說事,他們固執地認為一支海軍強不強大,只有打過才能知道,其余的都是紙上談兵。
如果按照上面這個說法,美國海軍在八十年來也沒有打過像樣的海上戰役。
二戰以后,美國海軍最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只有6次,1951年在半島進行岸轟,1968年在越南進行岸轟,在利比亞進行岸轟,消滅伊朗的炮艇群,在伊拉克進行兩次岸轟,對敘利亞進行岸轟,在紅海護航。
二戰以后,美國海軍從來就沒有過棋逢對手的戰斗。巡洋艦提康只擊落過伊朗民航客機,護衛艦佩里只是讓伊拉克反艦導彈插過,驅逐艦伯克居然被小艇炸過,豬姆沃爾特夢幻戰艦居然在運河里趴窩,海豹隊在波斯灣被伊朗抓俘虜,這樣看來的美海軍,簡直就跟狗shi一樣。
在很多人眼里更霸氣、更厲害的蘇聯紅海軍,在二戰以后除了自爆自沉戰列艦,也從沒打過任何海戰,這豈不是連翔都不如?
俄羅斯海軍倒是有實戰,巡洋艦莫斯科號發來慰問電!
看上去高大上的日本海自,如果拿現代化海戰經驗來衡量,也是連翔都不如啊。
如果一定要按照實戰來說事,那排第一的應該是大嚶海軍,只有大嚶海軍在二戰后打過大規模的海空戰。問題是,腐國海軍敢自稱第一嘛?
一支強大的海軍沒有實戰經驗,能打勝仗嗎?
當然是可以的!
海戰其實也很簡單:大艦滅小艦,大炮毆小炮。
百年海軍,其實是指海軍建設持續不斷的高強度投入,而并不是需要打一百年海戰。
實際上,海軍作戰的經驗完全可以通過技術研究、戰備的保障和遠洋訓練就能獲得,根本不需要什么實戰經驗。
從沒有打過大規模海戰,但在規模、技術和戰備方面都上乘的海軍,一樣可以取得任何大海戰的勝利,一樣可以殲滅任何敢于挑戰我們海權的敵人。
與傳統軍隊主要依靠戰場實戰來錘煉戰斗力不同,現代軍隊的戰斗力主要是在訓練場上錘練出來的。
對于一支現代軍隊來說,實戰經驗固然很重要,但還不算決定一支軍隊戰斗力的最重要因素。決定一支軍隊戰斗力的,歸根結底要看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一支戰備有力、訓練有素的軍隊,就是沒有什么實戰經驗,也照樣能夠打勝仗!
在二戰以后,美國海軍就從沒經受過任何大規模海戰的實戰考驗,為啥你們全都堅信美國海軍無比強大呢?
萬一美國佬是銀樣镴槍頭呢?
每一次說到中國海軍的巨大進步時,總是有一幫人嘰嘰歪歪,吐槽中國海軍作戰經驗有多么不足,說中國海軍近30年沒經歷過實戰。
其實,他們是孤陋寡聞,根本不知道下面的這些知識:
除了艦艇和武器技術水平,海軍艦艇的“在航率”和“能戰率”,才是衡量一支海軍戰斗力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海軍艦艇的在航時間,也是海軍艦船戰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上述這些指標,直接決定了一支海軍的戰艦能否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
這幾個指標再往下分解,還有艦艇系統和武器設備的可靠性指標,以及艦隊的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和運用,這些因素反映的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基礎工業水平和組織能力。
海軍戰斗力的強弱高低,艦艇和武器技術性能只能占據一部分,還有很多衡量指標在于艦艇武器裝備的應用,以及人力資源的組織。
與空軍飛行員的年飛行小時一樣,艦艇的每年出海天數,海軍主力艦的每年航行里程,是各國海軍真實戰斗力的重要標志,這能夠顯示出一支海軍的整體戰備狀態和作戰能力。
年均出海天數越多的海軍,其人員的素質必然很強,其艦艇的保養能力必然很好,其武器裝備的可靠性必然很高,主力艦的作戰能力也一定強。
一支總在港口里趴窩的海軍,一定是沒有出息的。(譬如,俄羅斯海軍)
也就是說,強大的海軍是用出來的,而不是造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