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
在神話里我一坐六十年,
不懂就像一個魔咒,扯得血肉橫飛
新時代的老妖怪,
緣于某次善舉,頻繁地做著兼職
哦,有生之年我愿你沒有
遺憾,愿你寫詩的時候
門可羅雀沒人
打擾……
空處
此處將會留下一處空白,
漫長的一個空格帶著斯人逝去。
而亡者沒有淚水,清晨起來讀書
深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凄苦。
哦,朋友,愛情受傷了,
總好過無人可愛。這些年
很多人都頭頂虛名,忘記了初衷,
忘記了大雨傾盆而下時的
無處躲藏——
寫作之夜
坐等這無妄之災的區域,
明面上我們都出不去。奮發圖強的兒女
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女婿,
世界就這樣從無到有
由一生二再生三,掉在嘴里的好日子,
亦由一個人變成兒孫滿堂。
一望無際的田野呀!
我愈發領悟了,那些年
年老的婦女搗鼓內心的不平靜,
忘記了,平靜的水面下也會
壓著不平靜的漣漪。
因為寂寞,世界曠無一人。
寧靜的夜色,她們這里走走那里看看,
轉眼就是偏安一隅的
故鄉——
作者:葉小松,1964年生人,網名,普魯米修斯(盜火者),讀睡詩社專欄詩人,詩歌寫作愛好者。部分詩歌收錄于《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歌語言獨特,詩緒敏捷,善于從生活的剪影中,挖掘出詩意的土壤,構筑詩的城堡。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意味和特別,有一定的辨識度。
手指花
谷雨之前,銀杏樹用集體的嫩綠
讓西安路灰白的凝望愈合
也不知是在哪一次的撫摸里
我的左手食指
竟然開出了花朵
如海棠,潔白里透著殷紅
站在清晨的出口
就像站在全員核酸的檢測口
我屏住呼吸
想起少年時,在水中睜著眼睛
看到魚兒詫異的眼神
某種遺忘的恐懼,不再詭秘
有人用口罩的白,不斷測試
春天的溫度,和靈魂的顏色
仿佛再平常不過的一次
善意問候。而此刻
我寧愿體味,手指的花
如瘀傷被酒精灼痛
這個清晨
脆亮的鳥鳴,使錯落的樓群
不約而同掙脫朦朧的夜色
無意掠過。驚落的黃葉及
這個緊湊的清晨卻被深鎖于
日漸消瘦的深秋
無需詮釋,我與
如丹楓葉的爽約。也無需
證實曾錯過的
那年桃花,列車以及盛宴
那些不曾被提及的守望
就像鐵釘,用銹跡斑斑
無聲描述著剔透的憂郁
此刻,沒有比多云的陽臺
更空曠的地方
因為靜態,這個陰霾的清晨
是一個
開啟明亮夜晚的黃昏
寂寞如初
這是關于寒衣節的
變異絕版。每個人即將缺席
凄美的短暫枯萎
每一個窗口,都是一只
戴著柵欄,望向深藍的眼眸
把自己交給,流動的光線
以及油墨的沉醉
我用銀杏果墜落的決絕
殉情那棵夏季移栽的楓樹
沒有了人類的參與
所有落葉似乎有了性別
清晰擦亮,風的足跡
仿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
平衡燈火與白晝
解封了,人頭攢動的
小區大門口,猶如
風雨過后的野蜂巢。那樣確信
能尋覓到另一種風和日麗
我小心翼翼,竟不知如何
尋找下落不明的牽掛
等我的路燈依然亮著
寂寞如初
作者:房甲青,男,筆名亦歌亦哭,教師,山東臨沂人。出版詩集《有一種心情》。代表作《有一種心情》、《該不該告訴你》、《巢》等。代表詩句:“生命里總有些清淺的記憶/一塵不染”等。
兩朵桃花
夜深人靜,坐在煙雨帷帳里
兩朵親若姐妹的桃花
喁喁噥噥,相討生死存亡
陽光送來一群蜂蝶
沉溺于永綻芳顏的大姐
慌忙躲在桃葉后
被啼鳴的黃鸝踩落枝頭
隨風飄入溪流
聽流水潺潺,暗自傷悲
——人生如綺夢,生死輪回
一只藍蝴蝶闖進閨房
恣意親吻小妹,她含羞帶笑
受孕育果風雨中
聽鳥雀歡鳴,胸懷憧憬
——生命存亡,是花果輪回
春晨書韻
四月,盎然的春意日漸消隱
晨光依舊那般溫情
在香草湖搭起金色的舞臺
群鳥歡鳴,奏響清脆明亮的樂章
紫荊、杜鵑,薔薇和郁金香
競相綻妍,一展華姿
戲水鴛鴦在舞臺中央風情萬種
一輪暖陽從蓮池里升起來
像殷紅的射燈
聚焦在一冊線裝書上
氤氳縷縷書香。讀書的孕婦
笑靨里洋溢著安詳的光
瑯瑯讀書聲,仿若輕叩胎盤的
韶樂,在校正胎動的韻律
午夜聽雨
暮春的雨,真黏人
纏綿了一天,仍喋喋不休
似有道不盡的辛酸事
午夜,輾轉反側難眠
索性回到陽臺,靜心聽雨
雨聲淅瀝,仿佛吳家灣的外婆
又在絮叨那些生活囧事
淚水無聲如滾落窗門的雨珠
巷口傳來幾聲摩笛,劃破雨夜
拐角處,夜宵攤還亮著燈
輪椅上的阿麗抱著吉他在彈唱
幾臺送外賣的摩托車停靠在雨棚外
歌聲,笑聲,吉他聲
宛如雨夜溫情愉悅的小夜曲
作者:正行,原名鄭雄,喝汨羅江水長大,當過中學老師,做過市報記者。有詩文見《中國文化報》《兒童文學》《湖南日報》、《散文詩》等報刊。用站立的姿勢做人并寫詩。
第十八夜
文/巴努
它把爪印烙在地毯上
第十八個夜晚
雨在不停下
越濕越冷
不知誰來敷藥
卻讓傷口在夢里化膿
下雨時候回來的金毛
皮毛浸透雨水
像一塊沉甸甸的舊毛毯
滴落泥濘與血水
它站在門口,顫抖著
而我跪下來
像從前那樣喚它的名字
聲音卻卡在喉嚨里
變成一陣嗚咽
回來時它馱著整座廢墟
金毛里嵌滿碎玻璃
我們互相舔舐
用帶血的舌頭數
少掉的那根肋骨
它蹭了蹭我的手
仿佛這些年從未離去
而我摸到的只有
雨水的冷,和骨頭的重量
醒來了
金毛走失已經18天
原來長成了
一具不會說話的軀體
籠孔里的手
文/巴努
我翻遍整個四月的盛開
尋找一抹走失的金毛
卻在蘋果花味的拐角
撞見一車銹鐵的沉默
那些濕潤的鼻尖
在方格子里排列成省略號
有團黑影突然搖動
把尾巴搖成碎裂的四月
我的手指穿過籠孔
撫摸那黑狗的頭
它用瞳孔接住這意外的手溫
病床上
天花板不斷重播
某個鏡頭里
簌簌飛落的蘋果花
那黑狗的祈求眼神
而我的手,仍在籠孔里發燒
有些溫度一旦給出去
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五一的旅痕
文/巴努
導航紅線穿刺風景區
車輛在收費站排隊
旅游的甜膩卡在齒輪間
一只流浪狗在垃圾桶邊
嗅著節日的余溫
五一的火車站里
擠滿打工者的鼓脹行李
母親的兒子帶著鐵銹味工裝歸來
半塊沒吃完的廣式月餅
在拉條子般抻長的夜話里漸漸回軟
頂樓的貓數著幼崽
發現少了一只雜毛
晾衣桿搖晃著絨毛玩具
臨別時主人將溫暖塞進童車夾層
曬過太陽的雜毛蜷成絨球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F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