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東戰略遇阻,黎巴嫩總統不買賬
中東這盤大棋,美國又下錯了一步。7月7日,美國敘利亞問題特使托馬斯·巴拉克在黎巴嫩巴卜達跟總統約瑟夫·奧恩碰了個頭,結果會后講話剛出口,中東媒體就炸開了鍋——這哪是外交會晤,分明是美國在中東的又一次"碰瓷"。
美國特使的算盤,黎巴嫩總統的算盤
巴拉克這次來黎巴嫩,兜里揣著什么算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敘利亞局勢剛有點緩和,美國就急著在黎巴嫩這顆"中東眼珠子"上做文章。嘴上說著"支持黎巴嫩主權",手里卻攥著"遏制伊朗影響力"的刀子。可奧恩總統不是傻子,人家直接把話撂在臺面上:"黎巴嫩需要所有國家的幫助,但不會當任何人的棋子。"
這話啥意思?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美國您別跟我玩"選邊站"的套路,我們黎巴嫩現在經濟崩成這樣(GDP縮水40%,外匯儲備只剩15億美元),您倒是給點真金白銀的援助啊?光靠畫餅充饑,誰信您這套?
中東棋局里的"三重門"
看看現在中東的牌桌,美國、俄羅斯、伊朗三家斗得正歡。美國想靠敘利亞問題特使這張牌,把黎巴嫩拉進反伊朗陣營;俄羅斯在敘利亞經營多年,早就把塔爾圖斯港當成了地中海支點;伊朗更絕,通過真主黨把觸角伸進了黎巴嫩政治圈。
奧恩總統這番表態,等于給美國澆了盆冷水——您當黎巴嫩是伊拉克還是阿富汗?我們雖然窮,但政治智慧還在。您美國前腳剛從阿富汗撤軍,后腳就想在中東重新立威?門都沒有!
美國中東戰略的"三宗罪"
戰略短視癥:從敘利亞撤軍到阿富汗潰退,美國在中東的信用早就破產了。現在想靠特使外交挽回顏面,跟用創可貼堵黃河決口有什么區別?
經濟空心化:您倒是給黎巴嫩實際援助啊!光靠嘴上"支持主權",人家真主黨控制的貝魯特港口,每天進出的貨物比美國援助多十倍。
文化脫節癥:美國還在用冷戰思維看中東,殊不知現在中東年輕人都玩TikTok,誰還看您那套"民主vs專制"的過時劇本?
黎巴嫩的"平衡術":在火藥桶上跳探戈
奧恩總統這番操作,堪稱中東政治的"平衡術"典范。一邊接受美國特使的訪問,保持外交禮儀;一邊在記者會上強調"不選邊站",給俄羅斯和伊朗吃定心丸。更絕的是,人家還順帶提了句"希望以色列遵守聯合國決議",這招一箭三雕玩得漂亮:既敲打以色列,又不得罪阿拉伯兄弟,還給國際社會留了面子。
這種操作,比美國那套"非黑即白"的外交手段高明多了。畢竟在黎巴嫩,18個宗教派別共存,政治家要是沒點走鋼絲的本事,早被炸成碎片了。
中東地緣的"蝴蝶效應"
這次會晤看似是個小事件,實則暴露了美國中東戰略的致命傷。當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跟西方硬剛時,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卻在悄然流失。更危險的是,沙特、阿聯酋這些傳統盟友,現在跟中國走得越來越近——人家搞石油人民幣結算,您美國還在這玩特使外交?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巴拉克訪問黎巴嫩的同一天,伊朗外長也到了大馬士革。這時間點選得,不能說沒有深意。中東這盤棋,已經不是美國單方面能掌控的了。
給美國的"醒腦丸"
放下身段談實際:別整天"民主""人權"掛嘴邊,黎巴嫩現在最需要的是糧食和藥品,不是政治口號。
尊重地區現實:中東不是您家的后花園,敘利亞、伊朗在該地區的存在是歷史形成的,強行"改造"只會引發更大反彈。
學習中國智慧:看看人家怎么在沙特和伊朗之間當和事佬的,那才叫真正的大國外交。
中東的棋盤,沒有永遠的贏家
這次黎巴嫩之行,巴拉克特使怕是沒想到會碰這么硬的釘子。但這就是中東——一個永遠充滿變數的地方。當美國還在用20世紀的思維處理21世紀的問題時,中東的玩家們早已進化到了新的維度。
對于黎巴嫩來說,在美俄伊之間走鋼絲或許辛苦,但至少比當任人擺布的棋子強。而對于美國來說,或許該好好想想:為什么每次您覺得勝券在握時,中東總會給您一個"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