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劉亦菲這些年,可真是活在風口浪尖上!
從出道就被捧成"天仙",可這光環背后全是說不清的閑言碎語。
有人說她早不是中國籍、通過變性才成了女人、被干爹“包養”、甚至母女同侍一夫....這些瓜一個比一個勁爆。
可話說回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些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甚至還搬出了“實錘照片”。
那么,劉亦菲身上這些離譜傳聞到底幾分真幾分假?
?——【·被造謠“變性人”·】——?
2005年,18歲的劉亦菲剛憑借《仙劍奇俠傳》和《神雕俠侶》火遍全國,成了無數人心中的“神仙姐姐”。
然而,人紅是非多,娛樂圈知名“大嘴”宋祖德突然跳出來,拋出一個驚天大瓜——他說劉亦菲根本不是女的,而是個“變性人”。
為了增加可信度,宋祖德還放話說自己手里有“鐵證”,比如劉亦菲的聲音是“假的”,因為“聲帶動過手術”。
更離譜的是,他聲稱劉亦菲小時候是個男孩,被“美國老頭”花錢做了變性手術才變成女孩。
這些言論一出,網上瞬間炸鍋。
各種分析帖滿天飛,有人翻出劉亦菲早期的照片,拿著放大鏡找“男性特征”,連她穿高領衣服都被解讀成“遮喉結”。
劉亦菲一開始懶得搭理,覺得清者自清,但謠言越傳越邪乎,甚至影響到她的工作和形象。
最后她忍無可忍,直接上了央視《今日說法》,公開澄清并出示司法鑒定報告,證明自己從出生起就是女性,徹底粉碎了這一謠言。
?——【·被干爹“包養”·】——?
后來隨著劉亦菲的資源越來越好,接連出演大制作電影,于是“干爹包養”的傳聞開始發酵。
這個所謂的“干爹”名叫陳金飛,是通產投資集團的老板,身家不菲,在商界和娛樂圈都有一定影響力。
他和劉亦菲的父母是多年世交,關系非常親密。
劉亦菲5歲就認識陳金飛,甚至直接叫他“爸爸”,兩家人的交情遠早于她進入娛樂圈。
但真正讓外界起疑的是,陳金飛對劉亦菲的“豪橫”支持。
2005年,劉亦菲18歲成人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陳金飛一手操辦,砸了將近200萬,請來黃曉明、林志穎等一眾明星捧場,場面奢華到讓圈內人都咋舌。
這還不算完,陳金飛還專門為劉亦菲成立經紀公司,幫她對接好萊塢資源,甚至親自挑選國際團隊,讓她在《功夫之王》里和李連杰、成龍搭檔,直接打入國際市場。
這種“鈔能力”加持,讓外界開始瘋狂腦補兩人的關系。
最開始的傳言還算“溫和”,只是說陳金飛是她的“金主爸爸”,但后來越傳越離譜。
有人造謠劉亦菲15歲就被包養,甚至編出“墮胎后被拋棄”的狗血劇情。
更惡心的是,還有人把劉亦菲的媽媽劉曉莉也拉下水,說什么“母女二人共侍一夫”,簡直毫無底線。
劉亦菲一開始懶得理會,覺得清者自清,但謠言越傳越難聽,她只好公開澄清,強調陳金飛只是“干爹”,兩家是世交關系。
可網友并不買賬,直到2015年她和韓國演員宋承憲公開戀情,“包養論”才稍微消停一點——畢竟有正牌男友了,誰還信“干爹”那一套?
但真正讓這個謠言徹底降溫的,是2017年陳金飛被曝和女星楊采鈺戀愛。
兩人年齡相差30歲,但愛得高調,經常被拍到擁吻、牽手,甚至一度傳出結婚的消息。
網友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轉移,開始討論“楊采鈺是不是劉亦菲的替身”“資源是不是被搶走了”,反而沒人再提“包養”這茬了。
?——【·早不是中國籍·】——?
如果說“變性”和“包養”還屬于娛樂圈常見黑料,那關于劉亦菲國籍的爭議則直接影響了她的職業發展。
10歲那年,她父母離婚,母親劉曉莉帶著她移民美國。
為了方便生活和上學,母親給她辦了美國國籍——這事兒說白了就是家長的決定,一個10歲小孩哪懂什么國籍不國籍的?
可誰能想到,這個被動選擇在20多年后成了她的“原罪”。
2020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上映,劉亦菲作為主演,本該是件讓華人驕傲的事,結果網上炸開了鍋:“一個美國人憑什么演中國英雄?”“賺中國人的錢,拿美國護照,虛偽!”
更離譜的是,有人翻出她早年的采訪,斷章取義說她自稱“亞洲人”而不是“中國人”,進一步煽動情緒。
2024年,劉亦菲主演的《夢華錄》和《去有風的地方》口碑爆棚,原本入圍了金鷹獎,結果因為國籍問題被取消資格——金鷹獎明文規定,參評者必須是中國籍。
這下網友更來勁了,有人甚至算了一筆賬:“她當美國人27年,在國內賺錢22年,這不是回國撈金是什么?”
但事實,劉亦菲雖然拿的是美國護照,但從小接受的是中式教育,回國發展后也一直以“中國人”自居。
2008年汶川地震,她捐了100萬,還親自去災區支援;2019年香港暴亂,她頂著外網壓力公開支持港警;2020年武漢疫情,她又第一時間捐款捐物。
這些舉動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都點贊,稱她是“當代花木蘭”“真正的中華兒女”。
如今38歲的劉亦菲依然活躍在熒幕上,但圍繞她的爭議從未停止。
這些謠言或許永遠不會徹底消失,但它們的存在恰恰證明了一個事實:在娛樂圈,越是頂級的明星,越要承受毫無根據的惡意揣測。
而劉亦菲的應對方式也十分理智,她很少在社交媒體上情緒化反擊,而是用作品和實際行動說話。
這種“不解釋、只做事”的態度,或許才是對謠言最有力的回擊。
同時作為觀眾,我們應關注作品而非八卦,尊重事實而非謠言。畢竟,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而真相,永遠值得被捍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