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柳葉刀學術↑↑↑
【導讀】過去幾十年,全球博士畢業生數量呈爆炸式增長,但學術界職位空缺數量遠低于畢業生數量。如今博士生的就業趨勢已從學術界轉向工業界,未來博士教育培養模式應轉變,產學研深入結合,以更好地匹配勞動力市場。
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最便宜的是學歷。
博士,已然是學歷金字塔的塔尖,也是通往學術和高端職業的敲門磚。
不過,過去幾十年,全球博士教育經歷了高速增長,畢業生數量呈爆炸式增長。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21年中國授予博士學位的人數已突破7萬,比2014年增長了40%以上,不再是「一博難求」。
如果再算上碩士,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數擴至124.25萬人,對比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為66.71萬人,幾近翻倍。
博士擴招嚴重,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內卷」。
原來博士畢業可以很輕松地在高校謀個教職崗,兼顧教學和科研,但如今博士畢業生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職位空缺數量,許多博士畢業后只能去企業參與競爭,相當于所受的科研訓練沒了用武之地。
最近,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新聞文章,總結了現在博士生的就業趨勢已經從學術界轉向了工業界。
作者指出未來的博士教育培養模式應當有所轉變,產學研深入結合,在讀期間更多地結合業界需要來磨練技能,同時注重批判性思維和分析性思維,以便更好地匹配勞動力市場。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855-w
葡萄牙高等教育國務秘書Cláudia Sarrico認為,「我們需要讓博士教育更具意義、更具可持續性,并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勞動力市場的多樣化需求?!?/p>
01
博士生的爆炸式增長
在屬于經合組織的38個國家中,從1998年到2017年,新博士學位獲得者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并且在隨后的幾年里仍在持續增加。
只有澳大利亞、巴西等少數幾個國家在過去幾年中,博士生入學人數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生活成本高和博士津貼低。
中國的在讀博士生數量也已經翻倍,從2013年的約30萬人增加到2023年60多萬,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香港大學研究高等教育政策和實踐的Hugo Horta認為,推動這種增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的人數不斷增加,以及許多人認為投資高等教育會帶來更好的經濟和社會前景。
但學術界的就業崗位數量跟不上博士生數量的增長,繼續讀博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接受「學者」、「科研人員」的思維訓練,在和其他面向非學術界的畢業生進行競爭時,優勢并不大。
02
博士工作的高期望
在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非學術界工作逐漸成為博士畢業生的常態。
2023年對英國4500多名博士畢業生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博士畢業生在學術界之外就業。
這種就業趨勢可能意味著畢業生從事的不是基于研究的工作,相當于「轉行」從事專業領域之外的工作。
在南非,2020年的一項包括6000多名博士畢業生的調查結果顯示,18%的人表示他們在尋找與自己專業知識相關的工作時遇到了困難。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的研究員、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ilandré van Lil認為,「即使他們找到了工作,也不一定與他們的博士學位相關,也不總是他們期望的或者想要的工作?!?/p>
「在我看來,我們已經達到了博士畢業生的飽和點。一些在學術界之外找到工作的畢業生覺得自己資歷過高且被低估了。」
但并非到處都是這種情況。
2023年的研究發現,博士畢業生的工作滿意度總體較高,超過90%的人對自己的職業表示滿意。
在科學和技術相關領域的人比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領域的人更有可能找到與研究相關的工作,而且「與研究相關的工作」也會帶來更高的「工作滿意度」。
如今,許多博士畢業生在學術界之外就業,這引發了是否碩士學位就足以提供通常伴隨博士學位而來的就業能力和收入提升的問題。
根據2023年對英國研究生學位持有者的研究,博士生通常每小時的收入比碩士學位持有者高,但并非所有學科都是如此。
在法律、經濟學和管理領域,博士學位持有者的收入略低于碩士學位持有者。
如果再考慮到讀博所浪費的時間,更短的工齡后,碩士生的收入都略高于博士學位持有者。
03
不斷變化的格局
許多研究人員都在呼吁「重新評估」博士學位的用途,并對高等教育體系進行改革,以適應博士生職業格局的變化。
一些國家,如日本、德國和英國,已經開始做出改變,例如在博士學習期間為學生提供培訓和帶薪實習,或者提供「工業博士」等替代方案,讓學生與公司合作開展研究。
然而,許多學生仍然表示,大學在幫助他們為非學術工作做準備方面做得還不夠。
「我們需要改變博士教育,為博士生做好從事各種職業的準備,他們的技能是有用武之地的,包括創新、批判性思維、分析性思維」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855-w
來源:新智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