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報道,上個月初,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發布《懸賞通告》,宣布對臺灣20名參與對大陸實施網絡攻擊的嫌疑人進行懸賞,這是大陸公安首次通過詳細的執法行動,對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動手。《通告》顯示,大陸警方一舉查獲20名臺灣犯罪嫌疑人真實身份,警方已經找到相關證據。
根據此前天河區分局發布的《警情通報》,廣州市的一家科技公司遭到臺灣黑客攻擊,并且通過技術溯源鎖定犯罪嫌疑人,并且嫌疑人與民進黨當局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認定這和民進黨當局規模性、系統性地對大陸網絡展開攻擊有關。
不過民進黨當局則否認大陸的說法,稱大陸宣布這一消息是在搞輿論作戰、認知作戰,名單全是亂造等等。但這一說法被島內媒體自己推翻。
島內網絡攻擊手段十分低劣,基本處于三流水平,而且相關人員操作極其不專業,將其網軍內部的個人信息儲存在用于攻擊的電腦服務器上,大陸警方通過專業的安全團隊,溯源技術抓到攻擊來源,從而進一步鎖定犯罪嫌疑人具體的姓名、身份證號、軍銜等詳細信息。所以大陸《懸賞通告》的內容中,包含了相關人員的具體信息。
島內媒體也對此進行核實,發現有嫌疑人在社交媒體上扒出了相關人員的任職信息,這意味著島內的“網軍”部隊的內部系統已經被大陸安全團隊攻破。民進黨否認的說法也因此被推翻。
有意思的是,被抓包后的民進黨,破罐子破摔,默認對大陸發動網絡攻擊的事實,只是以大陸公布的詳細身份信息已經過時,用于敷衍臺灣民眾。
不過很明顯,大陸發布通緝令的措施,已經顯現出了效果。島內媒體表示,在大陸已經掌握臺“網軍”的詳細信息后,尤其是未來將可能變成清算對象,想要加入“網軍”隊伍的人可能會有所顧慮。尤其是在兩岸關系不斷惡化的背景下,誰都不敢保證臺灣問題如何解決,以什么方式解決。一旦臺灣問題徹底得到解決,這些人將難免成為法律追責對象。
民進黨當局為了避免這種擔憂情緒進一步蔓延,也正在采取措施,試圖保證這些臺“網軍”工作人員的安全。
根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防務機構已經向立法機構提交報告稱,為了保證執行人員的資料安全,臺“咨通電軍”從7月起,已經采取別名和雙身份信息的方式,以保證人員信息的安全。
這其實已經說明,民進黨當局才是發起“認知作戰”、“輿論戰”的始作俑者。自蔡英文時代以來,民進黨當局就一直污蔑、抹黑大陸對臺灣發起所謂認知戰,干預島內政治和選舉,大陸發布《懸賞通告》徹底打破了民進黨當局精心編制的謊言。
除此之外,民進黨當局成建制、系統性地對大陸發動網絡攻擊,培養“網軍”散布謠言,說明民進黨不僅想要讓臺灣社會陷入撕裂狀態,同時也想要在大陸制造事端,推動社會走向對立,其心可誅。
而大陸公布島內“網軍”人員的具體身份信息,也說明2個問題:一是島內“網軍”的攻擊水平和手段相當有限,這說明民進黨當局其實很難招募到高水平的黑客。同時這也說明大陸對反網絡安全手段十分專業,能夠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陸拿到臺“網軍”人員名單 ,說明已經攻破了其網絡部隊的“防御系統”,已經形成了單向透明。所以這些人必然在劫難逃。
二是這是大陸第一次在執法層面上對“臺獨”實施打擊,這說明大陸對打擊“臺獨”的方式已經呈現多樣化的發展,不僅僅是發出警告或者進行軍事震懾。大陸發布懸賞通告也說明大陸有能力對島內犯罪嫌疑人進行追責甚至是追捕。
今天大陸可以對島內“網軍”人員發布懸賞通告,未來也必然有能力對民進黨的政治人物進行“通緝”,這和此前大陸發布“頑固臺獨分子”名單存在本質上的區別。認定是“頑固臺獨分子”,并不意味著大陸未來對這些“臺獨”人物采取強硬措施,一旦登上“通緝”名單,就沒有任何緩沖的余地,只要兩岸走向統一,這些人都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最后的結果也只有一個,那就是牢底坐穿。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大陸通過執法層面打擊“臺獨”的一個手段,但同時也是對島內“臺獨”政治人物的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