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遭“超五十年一遇大洪災”,縣城幾乎全被淹,部分地方水位甚至漲到了四層樓高,網上爆紅的“村超”球場短短10分鐘便被淹沒,部分鄉鎮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截止到6月26日11時,已經有6人不幸遇難,那么,此次榕江洪水為何會這么嚴重?
地理與地形形成的“致命”短板
榕江縣地處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屬于湘西大向斜西北邊緣,江南古陸西南尾端,地形復雜且破碎,擁有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多種地貌。并且榕江縣處在都柳江、平永河、寨蒿河交匯處,都柳江流經榕江縣縣城,在城南與平永河和寨蒿河交匯,后東南向流出榕江。三江交匯在榕江形成了一個類似“漏斗”的地形,由于都柳江這條匯聚平永河和寨蒿河后,唯一能夠向外排水的河流被夾在高山之間,河谷過于狹窄,最窄處只有200米,導致河水徑流量暴增時,無法快速分流泄洪,洪峰時期在此集中宣泄,榕江縣反而呈了一個天然的蓄水池。 同時由于榕江縣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地帶,山地面積占到了98%以上,河流形成深切的“V”形峽谷,都柳江、平永河、寨蒿河上下游支流眾多,在縣城內又有大小河流67條,一旦遇汛情,河流水位便會暴增,據數據統計,6月24日下午5點,流經榕江縣的都柳江洪峰水位一天內上漲超10米,當日14時15分時,榕江石灰廠站洪峰水位就已經達到了256.71米,遠超保證水位5.21米,洪峰流量每秒達到了1.14萬立方米, 平時平均流量只有145立方米每秒,此次洪水早就已經超過了平均流量75倍,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榕江傾倒灌入,導致整個縣城深陷洪災困境。
持續強降雨的疊加
除了地形上的缺陷,此次持續強降水才是主要禍源。據報道,榕江近期遭遇持續強降水襲擊,自18日起到24日結束,此次榕江最大累計降水量突破600毫米,超北京一年降水量,最大小時雨強達64毫米,遠超歷年同期均值。
并且自六月中旬開始,貴州的東南部以及廣西的北部等地區便在經歷持續暴雨,尤其是榕江縣周圍的獨山縣、雷山縣等地區,特別是6月23日夜間至6月24日早晨,位于榕江上游的三都縣突降特大暴雨,24小時雨量便達到了255.9毫米,打破歷史紀錄,嚴重暴雨甚至還導致位于三都縣境內的猴子河特大橋發生垮塌。
在前期降雨雨區高度重疊下,導致土壤承載力飽和,河流水位持續攀升,6月24日凌晨,洪水便以每秒5100立方米的速度流向都柳江,更加重了榕江縣的洪災。
防洪體系面臨的應急挑戰
都柳江在榕江縣下游干流建有大量梯級水閘,汛情突然來臨時,如果開閘不及時,便會影響榕江縣泄洪速度。加上榕江縣紅巖水利樞紐工程還未建設完成,導致河流上游缺乏大型水庫調蓄洪水,僅依靠平永水庫等小型水庫,完全無法滿足此次洪峰流量的調蓄。另外,榕江縣防洪堤防洪標準有限,難以抵御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據悉,截止到6月25日12時,此次洪災導致榕江縣超10萬人受災,緊急避難轉移人數5.1萬余人。洪水退去后,榕江第一時間便開啟了清淤重建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6萬人參與到了此次災后清理工作當中,另外還有省內外多支救援隊伍前往榕江展開救援工作。
接下來,也將加快紅巖水利樞紐建設,盡快提升調蓄能力,并對現有防洪堤進行加固升級。接下來,榕江縣也將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布局,通過風險監控,城市建設升級,提高災害預警能力和防洪泄洪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