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鄧紫棋演唱會在山東煙臺激情開唱,在演唱會上鄧紫棋被熱成“鄧紅棋”。
救護車尖銳的鳴笛刺破熱浪,煙臺南山學院東海校區一名學生因酷暑暈厥,被緊急送醫。宿舍內,唯一能指望的只有那臺懸掛的小風扇——它徒勞地攪動著滾燙的空氣,連吹出的風都帶著令人窒息的溫度。
“沖完涼不超過20分鐘又渾身是汗,”一名學生疲憊地描述著他們的生存現實,“昨晚2點多才睡著,6點就熱醒了。”夜幕下的宿舍,成了無法安眠的蒸籠。
宿舍大門關閉的時間像一道無情的命令,逼得學生們只能去校內超市“蹭空調”。他們蜷縮在超市角落,貪婪地汲取著冷氣,直到晚上9點多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那一方涼爽的奢侈,竟成了酷暑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當學生因高溫倒下,校方工作人員的回應卻只有輕飄飄的“身體無大礙”三個字。這輕描淡寫的背后,是宿舍空調這一基本生存保障的長期缺席。學生們在悶熱中輾轉反側時,一句“正在商量解決辦法”顯得如此遙遠又蒼白。
這所高校的困境并非孤例。僅僅一天前,煙臺芝罘區第十五中學121名學生集體出現不適——高溫的魔爪早已悄然伸向了毫無防備的孩子們。
煙臺究竟有多熱?高溫黃色預警、橙色預警接連拉響。7月4日,煙臺大部地區氣溫已沖上35℃~37℃,局部甚至高達38℃。鄧紫棋在演唱會舞臺上被熱得滿臉通紅的畫面,恰是這座城市被高溫炙烤的生動注腳。
更令人憂慮的是,煙臺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坦言:“正常情況下,煙臺7月初不會這么熱,今年天氣確實存在升溫異常。”氣候的異常敲響警鐘,而應對預案的滯后,卻讓年輕學子成了直面酷暑的第一道脆弱防線。
市教育局已督促各校“盡快完成考試,盡快放假”——這權宜之計雖解了燃眉之急,卻并未觸及問題的核心:當極端天氣日益頻繁,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環境安全網是否牢固? 那些沒有空調的宿舍、教室,在下一個熱浪襲來時,是否還要讓年輕的生命繼續在汗水中掙扎?
當氣象部門一次次發布高溫預警,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學子們撐起的遮蔭之傘,是否也能及時跟上這變暖的時代?
煙臺的高溫終將退去,但留下的拷問滾燙:若連基本的學習生活環境都成了考驗耐力的競技場,我們如何能安然談論未來的詩與遠方?
這炎夏灼傷的不僅是皮膚,更是對教育保障體系的信任。 當極端天氣已成常態,學生宿舍里的風扇能否不再孤獨地對抗整個盛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