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佳英 廣州報道
近期甘肅天水發(fā)生的兒童鉛中毒事件牽動無數家長的心,敲響了整個社會關注兒童鉛中毒的警鐘。
7月8日,甘肅天水市聯合調查組發(fā)布關于天水市麥積區(qū)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根據通報內容,經偵查,涉案人員朱某琳、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
此次事件暴露出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漏洞,也警示社會,關注鉛暴露風險。鉛中毒癥狀隱匿,初期可能僅表現為脾氣暴躁,但危害會隨鉛積累逐漸顯現,而且鉛中毒對兒童危害極大。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深汕中心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醫(yī)師曾歡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鉛中毒對兒童的危害極大,且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
鉛中毒并非僅存在于工業(yè)污染區(qū),生活中亦有鉛暴露風險。含鉛油漆、劣質玩具、傳統工藝制作的食品容器、室內外塵土等,都可能成為鉛中毒的來源。
對此,主動篩查顯得尤為重要。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yī)師黃維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臨床接診患者多通過對兒童主動血鉛監(jiān)測篩查發(fā)現。除一次住院部發(fā)現的急性重度中毒昏厥驚厥病例外,主動監(jiān)測發(fā)現的病例遠多于因癥狀就診的病例,而且輕微或短期鉛中毒癥狀通常難以察覺。
鉛中毒初期癥狀隱匿
通報內容顯示,截至7月7日晚10時,天水市麥積區(qū)培心幼兒園251名幼兒已全部檢測。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培心幼兒園相關聯的渭北幼兒園、慈愛幼兒園、蒙迪愛幼兒園采樣檢測結果均正常。目前,有關部門已組建專家組全力開展醫(yī)療救治工作。
經對食品留樣等223份樣本進行檢測,221份樣本檢驗合格,培心幼兒園2份樣本檢驗不合格。一份為早餐留樣的三色紅棗發(fā)糕,一份為晚餐留樣的玉米卷腸包,兩份留樣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目前,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鉛中毒對兒童的危害極大,曾歡婷指出:“鉛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是神經系統,患者常表現為神經行為異常,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記憶力下降、頭痛易怒,甚至是不可逆的智力損傷?!彼a充道,消化系統的癥狀表現為食欲減退、反復臍周絞痛、便秘或嘔吐。若發(fā)病時間長,患兒可能出現貧血相關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等;牙齒和指甲出現“鉛線”;有些兒童還可能出現生長發(fā)育遲緩。
根據2006年衛(wèi)生部《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血鉛≥200微克/升即可診斷鉛中毒。此次事件中,一名家長王先生反映,孩子雖無顯著不適,但“脾氣變得暴躁”,檢測顯示血鉛達156.6微克/升,已屬可能影響行為認知的范疇。若血鉛≥700微克/升,甚至可能出現昏迷、驚厥等腦病表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鉛中毒的臨床表現往往隱匿。曾歡婷強調,初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但隨著鉛積累,危害逐漸顯現。嬰幼兒即使血鉛升高,也可能無明顯癥狀,這使得早期干預更加困難。
又因為兒童鉛中毒的機制與成人顯著不同,通常兒童更易受害?!秲和U中毒的表現和診斷》也強調,兒童消化道、呼吸道的鉛吸收率比成人高5~10倍,腎臟排泄鉛的能力顯著低于成人。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兒科學教授顏崇淮舉例稱,“6歲兒童體重約20公斤,僅需不到2克鉛即可使血鉛濃度升至300ug/L?!?/p>
此外,兒童血腦屏障發(fā)育不全,鉛更容易侵入大腦造成神經損傷。曾歡婷進一步指出,兒童衛(wèi)生意識薄弱,“手—口”活動頻繁,日常生活中啃咬玩具等物品、吃手等行為常常發(fā)生。而且兒童群體身高較低,鉛多積聚在離地面一米左右的大氣中,距地面25至100 厘米處正好是兒童的呼吸帶。種種因素,進一步增加了兒童暴露風險。
鉛暴露途徑有哪些?
鉛中毒,其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兒童鉛中毒特性及臨床診治研究進展》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鉛中毒呈現明顯地域差異:內陸地區(qū)流行率高于沿海,城市工業(yè)區(qū)顯著高于普通市區(qū)及鄉(xiāng)村。
值得注意的是,鉛中毒并非僅存在于工業(yè)污染區(qū)。生活中,亦有無處不在的鉛暴露風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揭示,兒童鉛暴露的主要來源中,食品占47%,室內外塵土占45%,飲水占6%,空氣及其他占2%。
曾歡婷舉例稱,含鉛油漆、染料、某些劣質化妝品或玩具,兒童接觸或誤服的風險極高。某些傳統工藝制作的食品容器,如釉上彩陶瓷餐具、水晶玻璃器皿,若用于盛放食物或醋等調味品,可促進鉛溶出污染食物導致中毒。從事鉛冶煉、含鉛油漆施工、印刷等接觸鉛行業(yè)的人員,其頭發(fā)、衣物、皮膚上可能沾染鉛塵帶回家中,導致家人“二次暴露”。
其實,一些皮蛋和爆米花中存在鉛。黃維勇特別強調,雖然皮蛋、爆米花等食品可能含鉛,但除非長期大量食用,一般不會導致中毒。
值得警惕的是,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兒科學教授、教育部和上海市環(huán)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顏崇淮觀察到,近年來群體性鉛中毒事件較少,更多是由于民間偏方和傳統習俗。例如,江西、福建等地兒童多因使用紅丹粉(四氧化三鉛)或黃丹粉(一氧化鉛)等中藥偏方中毒,浙江兒童則常見因錫壺盛酒或錫箔產業(yè)導致鉛暴露。
黃維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臨床上所見多為散發(fā)案例。此外,紅丹粉(四氧化三鉛)或黃丹粉(一氧化鉛)在廣東與湖南交界的部分地區(qū)仍有口耳相傳的使用情況,但近年來已極為少見。
出現鉛中毒怎么辦?
關于主動監(jiān)測的介入標準,通常是血鉛濃度越低越理想。目前,防治標準日趨嚴格。202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鉛暴露臨床管理指南》建議:只要血鉛超過50μg/L,就有必要采取干預措施,美國CDC建議不超過35μg/L。
多位臨床醫(yī)生提醒,當發(fā)現鉛暴露,通常應立即遠離暴露源并立即就醫(yī),臨床處理原則包括脫離可疑污染源以及加強營養(yǎng)支持。目前,通過輸注金屬螯合劑或口服鉛絡合劑是臨床主要的驅鉛手段。
曾歡婷強調,醫(yī)生會評估血鉛的濃度,啟動不同的治療方案,必要時需進行驅鉛治療。驅鉛治療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嚴格指導和監(jiān)護下進行,切勿自行購買或服用“排鉛”產品。
另外,通過營養(yǎng)干預,利用營養(yǎng)素的競爭與保護作用,可減少鉛的吸收、促進排除并緩解毒性。例如,富含蛋白質食物如雞肉、魚肉等促進鉛排泄。富含鈣(如牛奶、豆制品、綠葉菜等)、鋅(貝殼類、堅果、瘦肉等)、鐵(紅肉、肝臟等)的食物拮抗鉛毒性。富含維生素C食物(新鮮果蔬)促進鉛與螯合劑結合,加速排出。需要注意的是,營養(yǎng)支持不可替代醫(yī)療干預。
高血鉛水平患兒治療后需定期復查,黃維勇表示,出院后4至6周內常需進行血鉛監(jiān)測。藥物螯合劑可降低血液鉛濃度,但鉛在骨骼積淀后,可從骨骼中重新釋放,進而導致血鉛濃度反彈。若反彈程度達到治療標準,需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驅鉛治療。此外,鉛中毒對腦部的損害在重癥病例中不可逆程度尤為明顯,而且鉛對神經系統發(fā)育的危害較大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長期隨訪至關重要,除血鉛監(jiān)測外,還需定期評估認知發(fā)育(如智力、能力發(fā)展)情況。
黃維勇進一步提醒,預防鉛中毒需家長和社會環(huán)境共同注意:避免兒童接觸工廠等污染源,從事相關工作的家長回家后需洗手、換衣;定期進行體檢和血鉛監(jiān)測;減少在馬路邊玩耍以降低汽車尾氣影響。此外,皮蛋和爆米花等食品含鉛量較高,日常少量食用無妨,但不宜經常食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