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原著中,是這樣描述安杰和江德福的媒人寇同志的:
一天,一個穿著雙排列寧裝的姓寇的女同志來檢查工作,她一見到梳著兩條長辮子長得端莊秀麗的安杰,眼睛就像釘子一樣砸到她身上。
寇同志拉起安杰的手,柔聲問她多大了、有對象了嗎、家里都有什么人,等等。
安杰顯然很不適應這種親密無間的同志似的談話,幾次想把手抽出來,但寇同志那雙溫暖的、略帶點粗糙的手卻固執得地攥著她的手不放。
原著中的寇同志,便是電視劇中楊書記的原型。
劇中依舊延續了原著中的人設,楊書記一出場就不怒自威,讓一向孤芳自賞的安杰由敬生畏。
楊書記這個人物在劇中出場并不多,但每一次出現都對安杰和江德福兩個人的命運起著關鍵作用,說她是他們命中的貴人一點都不為過。
先鋒女性
楊書記衣著樸素、干練爽利,一顰一笑都透著威嚴。
但她卻不是迂腐固執的”老官僚“,從她與丈夫叢校長和學生江德福的相處中,就能看出作為女領導的她,是個具有超前思想的先鋒女性,她女性意識的覺醒早于同時代女性。
叢校長是江德福的老領導,一直把江德福當”子侄輩“看待,所以當楊書記安排本單位女職工來炮校參加舞會,為青年男女提供戀愛機會時,叢校長慫恿江德福踴躍參加。
楊書記對此十分不滿,質疑道:
江德福不是才離婚嗎?還是讓他歇歇吧,剛放下碗,嘴還沒擦干凈,就往鍋邊擠,有點太心急了吧!
叢校長卻不以為然:
離婚又不是啥力氣活,有什么可歇的,又不是死老婆,還要守孝三年不成?
叢校長愛徒心切,他不懂身為女人的楊書記話中的深意。
楊書記是為江德福的鄉下老婆抱不平,雖然她知道江德福和張桂蘭是包辦婚姻,沒有感情,但同為女人的她,還是為張桂蘭感到委屈、不值!
五六十年代,正是“功成名就”男人拋下糟糠妻的“高發期' ,楊書記見多了這樣”忘恩負義“男人的嘴臉。
她作為有文化、有地位的女性,與叢校長平起平坐,但她卻沒有隔岸觀火,而是十分同情那些在男人落魄時相守,卻在男人發達后被棄之如履的弱女子,她對男人們的”見色起意“深惡痛絕。
在楊書記看來,即便一段婚姻因為各種原因結束了,也要留有一段空窗期,這是對上一段感情的尊重,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但叢校長卻理解為”生理上的歇一歇“,這就是男人和女人在情感維度最大的差距:男人更在意身體上的體驗,而女人則更看重精神上的交融。
這也是為什么江德福和安杰第一次見面,江德福像分到了一塊上好土地的農民一樣傻樂呵,而安杰卻一臉嫌棄地說,”看他那鄉巴佬樣兒,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原因。
男人永遠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實實在在的東西;而女人,則更看重心靈上的、情感上的互通。
楊書記,對女性,尤其是弱勢女性的尊重和悲憫,在那個時代是很難得的,她沒有因為自己是領導、是書記,就高高在上鄙視和看不起她們,反而深深地同情她們,為她們發聲。
知情識趣
江德福在舞會上一眼就相中了美麗嬌媚、楚楚可人的安杰。
他目送安杰離去時的癡傻樣子被叢校長看到后,叢校長忍不住向楊書記調侃道:
這小子,還挺有眼光,選了全場最漂亮的女孩。
叫他來還不愿意來,現在好了,看人的背影都能把眼睛看直了。
楊書記反過來說叢校長:”別說人家了,你的眼睛也要看直了!“
楊書記和叢校長相濡以沫幾十年,楊書記當然自信自己在家庭中無可撼動的地位,但同時,她也理解男人的天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叢校長也不例外。
她不會因為叢校長多看了幾眼美女就吃醋、也不會因為叢校長和女性走得太近而慌張,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她和叢校長不僅是夫妻,還是彼此幫扶、共同進步的合作伙伴。
正因為她了解人性,也對婚姻關系看得通透,所以才更加明白女性要保持人格獨立的重要性。
楊書記在工作中,是叢校長的好幫手,在生活中,又是不失情趣的好伴侶,這樣睿智通達的女人,無論和誰生活在一起,都能把日子過得舒服熨帖。
有手段
江德福娶安杰是冒著很大政治風險的,搞不好會被打回原形,回家種地。
但江德福鐵了心要將安杰娶回家,哪怕解甲歸田、前半輩子白干。
楊書記作為媒人,她知道此時的江德福不冷靜。提醒他,現在最重要的是,安杰對這件事是什么態度,別你為她回家種地了,人家卻反悔了,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為了試探安杰的真心,楊書記故意讓江德福在門外偷聽兩人的談話,她要讓江德福聽聽,看安杰到底有沒有決心和他一起吃苦。
安杰在見到楊書記之前,其實并沒有想好要不要嫁給江德福,楊書記開導道:”人家江德福已經為你準備舍棄一切了,你要是這時候當了逃兵,那就不是態度問題,而是政治立場問題了。“
安杰被楊書記義正言辭的話震懾住了,回答道:我愿意!
門外的江德福喜極而泣,他知道自己不僅收獲了愛情,更收獲了真心。
楊書記當然看懂了安杰的左右搖擺,像她這種沒有多少主見的”嬌小姐',需要楊書記這種自帶威嚴的人來“逼迫”一下 ,不然她也不會下定決心嫁給江德福。
楊書記從一開始就看穿了江德福和安杰的本質,所以需要稍微用點“手段',安杰才會乖乖投向江德福的懷抱。
楊書記又出謀劃策,讓江德福去找基地政委,盡管政委把江德福狠批了一頓,但還是批準了他的結婚報告。
可以說,沒有楊書記這個”高人'指點,江德福和安杰的這個婚就結不成。
安杰萬分委屈地嫁給了江德福,但她對婚后豐厚的物質生活和安逸的日子還是很滿意的,直到江德福被派往邊防要塞任職,安杰才意識到被授予海軍上校的江德福,廣義上也是個兵。
她痛罵江德福是徹頭徹尾的大騙子,并誓與青島共存亡,堅決不做隨軍家屬。
失去了江德福的庇佑,安杰的不當言論被上級領導知道后,要定她為右派。
正在安杰被嚇得六神無主時,楊書記出面了,她說:
人家男人在為我們守邊防,我們卻把人家老婆打成右派,這叫動搖軍心,在古代,動搖軍心是要殺頭的。
這就是楊書記的厲害之處,她總能在關鍵時刻,四兩撥千斤,把人說得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有她這樣的人,為安杰和江德福的婚姻保駕護航,他們想不幸福都難。
楊書記知道出身資本家家庭的安杰政治覺悟不高,怕她不知什么時候又說錯話,為了保護她,也為了讓江德福沒有后顧之憂,她聯合德花和王秀娥促成了安杰”登島”。
楊書記去給安杰送粉條,遇到了老丁媳婦王秀娥。
她向王秀娥打聽安杰的近況,王秀娥和德花讓楊書記出主意,“逼”安杰去島上和江德福團聚。
楊書記讓德花離開,這樣安杰自顧不暇,只能去找江德福了。
果然,德花走后,沒幾天安杰便熬不住了,她拖著行李、帶著兒子登島了。
邊防海島,雖說沒有青島繁華熱鬧,卻是個世外桃源,安杰作為資本家小姐,也只有在這里,才會遠離政治中心,安穩度日。
楊書記用她的人生智慧一次次護佑著安杰,安杰的美滿人生里,有楊書記一份大大的功勞。
忠于婚姻
江德福和安杰遠離政治漩渦,在島上過起了與世無爭的生活,一生幸福。
叢校長卻被打成了右派,平反后,又患上了老年癡呆。
江德福從邊防退休后,回到青島看望叢校長,看著滿頭白發、癡癡傻傻的老校長,江德福感慨萬千。
如若當年,他留在炮校任教,以他的個性和安杰的資本家成分,日子不定過成什么樣?
已經不認人的叢校長,一遍遍問江德福,你是誰?你是誰?
江德福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站起,鄭重地回答,我是江德福!我是江德福!
楊書記雖滿頭白發,眼神卻依舊清亮。她對江德福和安杰說:
謝謝你們沒有忘了我們!“
江德福也由衷地說道:
我一輩子感激你和校長!
楊書記和叢校長是把安杰和江德福領進幸福大門的第一人。
這份恩情,楊書記卻從沒想過回報,看到江德福和安杰帶著女兒來看他們,楊書記便十分開心和欣慰了。
這也是楊書記最可貴的地方,她一生與人為善,卻施之不求,這恐怕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吧!
看看被楊書記照顧得紅光滿面的叢校長,再看看被楊書記打理的樸素卻整潔的房間,我想江德福也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人啊,無論你曾經有多風光,但最后陪伴你的,不過是一個老妻一個老屋!
夫妻恩愛在哪里體現,就是在落難的時候才最能考驗人心。
只有在磨難來臨時,才能驗證夫妻的情分有幾分真假。
楊書記用她女性的堅韌扛起了家庭,扛起了從校長的后半生。
楊書記此人,通透、灑脫、智慧、靈敏,樂觀、豁達,她是真正的獨立女性,值得我們每一個女人學習。
生活中像安杰這樣天生命好的女人少之又少,與其期待出現楊書記這樣的貴人,不如把自己變成和楊書記一樣厲害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