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走進重慶市潼南區。
媒體團先后走進大佛街道大佛壩、雙江鎮老關村、雙江鎮金龍社區等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及潼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調研采訪文明實踐工作、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在雙江鎮老關村,正開展“清涼過暑假 安全不‘放假’”文明實踐活動,近30位小朋友圍坐一起,以安全為主題,或是團扇作畫、或是彩石貼圖,盡情創作自己的作品,在藝術創作中潛移默化學習安全教育知識。
記者注意到,現場除潼南區本地居民外,還有不少來自四川省毗鄰地區的小朋友。“我住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磨溪鎮丁坪村,假期經常來老關村玩,并參與這里的活動。”12歲的何飛宇手持畫筆,在調色盤上確認了好幾次,直到滿意后才開始在團扇上作畫,“在這里參加活動,我不僅交到了新朋友,更學到了生活安全、紅巖文化等新知識。”
自去年“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文明實踐川渝共建行動開展以來,潼南區正式解鎖川渝文明實踐“CP”新模式,轄區雙江、臥佛、新勝、古溪、崇龕等街鎮圍繞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重點任務,攜手四川省資陽市護龍、龍臺、毛家和遂寧市磨西、西眉、蓬南等鎮,開展“文明實踐‘六講’”“祭掃英烈”“鄉村大舞臺”“親子研學”等文明實踐活動100余場,持續叫響“兩地四城涪江雙城記”文明實踐活動品牌,不斷擴大川渝精神文明共建“朋友圈”。
當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巴蜀同脈 文明同行”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在潼南區啟動。活動旨在挖掘、梳理川渝兩地聯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展現一年來兩地文明實踐協同發展成果,展示“川渝一家親、攜手向文明”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凝聚兩地跨區域精神文明建設合力。
接下來近兩周時間里,來自川渝兩地的主流媒體記者將兵分兩路,圍繞重慶市與四川省范圍內相關點位展開走訪調研。重慶線路記者將先后前往潼南、大足、榮昌、江津、永川、合川、渝北、長壽、墊江、梁平、萬州、開州、城口等區縣,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實踐陣地,用腳步丈量建設成效,用鏡頭和文字捕捉記錄文明實踐的生動場景以及兩地協同的創新舉措。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