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企標、國標的問題,網上吵翻天。這個問題看似有點專業,但實際上和大家選對產品關系很大。
仔細想想,你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買了個全麥面包,回頭發現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麥粉」?
明明按說明用量放了洗衣液,結果洗得根本不夠干凈?
大熱天選了床夏涼被,說好自己「冰涼」,但蓋上去該出汗照樣出汗?
《目錄》
「READING」
執行國標的更好?還是執行企標的更好?
強制性標準vs推薦性標準
誰更良心?
弊端:名稱容易誤導消費者
一、執行國標還是企標更好?
有的博主說企標遠低于國標,用企標的產品那質量肯定不咋滴;
又有博主說國標是底線,企標是一定高于國標的。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比較片面,混淆了強制性國標和推薦性國標。
花爸先說結論:
對有強制性國標的產品品類,執行企標的產品品質會更高。
對只有推薦性國標的產品品類,執行企標的產品往往正在偷工減料!
二、強制性標準vs推薦性標準
標準的分類:
我國的標準分為強制性國標和推薦性國標,可以依靠開頭的字母來區分:
GB開頭的,那是強制性國標;
GB/T開頭的,那是推薦性國標,簡稱推標。
除了國標以外,還有行標和團標:
像QB/T(輕工)、FZ/T(紡織)、HJ/T(環境)等等,這些則是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標準,以行業字母開頭,簡稱行標;
還有同行業的企業、機構聯合制定的團體標準,以T/開頭,簡稱團標。
而除了第一個GB是必須執行的強制性國標,其他的都是推薦性標準,企業可以自愿執行,也可以選擇不執行。
這是標準制定的漏洞嗎?
其實并不是。
強制性國標,一般都是針對可能影響健康的安全性指標,比如重金屬、甲醛等等有毒有害成分;或者是針對消費者剛需、影響較大的產品品類,制定的最底線標準。
換句話說,是國家認為必須強制控制的那些產品和指標。
推薦性標準,往往是針對「更好的性能」、「更高的要求」,對一些使用性、功能性指標制定的標準。
整體標準制定的思路是:對基本要求做強制性規定,對更高的、非安全性的要求,只做推薦建議。
但現在大家對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往往會更注重舒適度、功效性,強制性國標就顯得不夠用了。
而且確實有些地方,對強制性、推薦性的區分不那么合理。比如,洗衣粉有強制性國標,洗衣液卻沒有,那生活中洗衣粉是基本需求,洗衣液就不是嗎?
三、誰更良心?
對那些有強制性國標的行業來說,國標是底線,企業自己制定的企標必須高于國標。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企業還堅持制定企標、執行企標,那就是對產品品質有更高的要求,是真的有良心。
而有些行業沒有強制性國標,只有推薦性標準,可以選擇不執行,所以留給某些廠家的空子可不是一般的大。比如有些廠家偏偏不執行,非要用自己的企標,那往往就是為了降低標準、偷工減料了。
在這種情況下,執行推薦性標準的企業反而是更良心的。
四、弊端:名稱容易誤導消費者
洗衣液
為什么很多洗衣液的清潔效果都很拉胯?
就是因為洗衣液這個行業沒有強制性國標,只有推薦性標準。
衡量洗衣液的清潔力的最關鍵指標就是「總活性物含量」。
總活性物含量越高,洗衣液的清潔能力就會越強,這就代表著洗同樣的衣物量,活性物質含量高的洗衣液能用得更少。
洗衣液的推薦性標準,規定總活性物不能低于15%,但因為只是推薦性標準,不強制執行,很多廠家為了省成本,就自己制定企標,把總活性物含量訂得很低(有些甚至只有1%),想要洗干凈同樣的衣服,就要多用好多倍。
消費者不懂,表面上看都是洗衣液,價格也打下來了,但實際上里面多的只是水或增稠劑,洗同樣的衣服用得更多,實際上根本沒省錢,甚至因為多了很多水的運費,還可能多花了!
所以,那些執行推薦性標準的洗衣液,才是更值得選擇的。
花爸前兩年就說了某個爆火的老牌國貨洗衣液的真相,當時中消協還檢測過這款洗衣液的清潔能力,它的排名在幾十個檢測樣本里排最后幾位。
結果,花爸卻被網暴了,視頻下都是謾罵和污蔑,無奈只好刪掉了視頻,這也是花爸唯一一次自己刪了視頻。
其實呢,花爸也沒有針對誰誰的意思,只是單純認為,消費者要有知情權。價格便宜不假,但廠家同時也應該如實告知消費者——賣得便宜是因為活性物少,而不是營銷著正能量人設卻套路著消費者。
大家可以看出來,那些活性物含量只有1%的洗衣液,嚴格地說已經不是洗衣液了,只是這個名字誤導了消費者。
同樣的產品還有以下這些:
全麥面包
全麥面包,也是沒有強制性國標的產品,所以只要加了一點點全麥粉,就宣傳是全麥面包,其實它們的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麥粉,而不是全麥粉。
買了這些所謂「全麥面包」減肥的朋友,自然是難以得償所愿了。
花爸就寫過關于全麥面包的文章,有興趣可以進公眾號主頁搜索查看:《減肥路上的絆腳石,你中招了嗎?》
涼被
夏天熱銷的涼被也是一個典型。
隨便一搜,商品詳情頁上個個都宣傳冰絲面料、涼感面料,挑的人眼花繚亂。但要想買到真正的涼感被,那可是得著實下一番功夫。
因為,冰絲面料、涼感面料和洗衣液一樣,都沒有強制性國標。
簡單來說就是,「涼感」這個概念誰都可以隨便宣稱,幾乎沒有任何法規門檻,所以市場的涼感被質量參差不齊:
有些產品可能只是用了普通的聚酯纖維或人造棉,觸感相對絲滑一點,就被包裝成「冰絲」、「涼感」;
有些可能添加了少量的涼感助劑,但效果微弱且不耐久;
不過涼感面料有推薦性標準,推薦性標準中規定了0.15-0.30的涼感系數標準。涼感系數模擬了皮膚瞬間接觸面料時熱流量流失的速率,系數越高,瞬間涼感越強。
涼感系數≥ 0.15才能稱之為具有「接觸涼感」性能,并且根據涼感系數的高低,還劃分了等級:
合格品: 涼感系數 ≥ 0.15
一等品: 涼感系數 ≥ 0.18
優等品: 涼感系數 ≥ 0.20
AAA級(更高要求): 涼感系數達到0.30
所以選涼感被的時候,留意一下它有沒有執行涼感面料推薦性標準,標注涼感系數的涼被,才是真的涼感面料。
花爸測評優品涼感被涼感系數是0.29,非常接近3A最高級別的涼感系數0.30,去年就在商城在售了。有興趣的寶子可以了解一下
繪睡 蠶絲控溫小冰被pro
這款涼感被,可是花爸按照日本大牌NITORI涼感被的標準,給大家找回來的超值平替
花爸直接「抄作業」,按照NITORI的纖維成分,找了三款相近的涼感被,買回來挑選~
對比涼感、手感、做工、價格,最后花爸推薦這款繪睡涼感被。
1、全新PCM 控溫科技,隨環境溫度變化調節被窩內溫度;
2、選用母嬰級A類面料,抗菌防螨;兩面面料不同,整體舒適,手感好;
非常親膚絲滑,不重,厚度適中,捏著感覺像棉花糖一樣。
用的還是內衣級針織工藝,填充桑蠶絲,絲滑柔軟。
兩面的面料還是不同的,不止夏天可以蓋,春、秋季用也沒問題。
正面涼感面料,涼滑不悶(88%錦綸+12%氨綸);
反面絨面手感,軟糯柔和(70%棉+30%聚酯纖維)。
▲正面
▲反面
PS:面料表面光滑,就有涼感;表面粗糙有絨,就是暖感。
3、涼感堪比日本大牌宜得利,但性價比更高;
同樣是用“錦綸”作為主要成分,價格比NITORI便宜了一百多(花爸開團價,雙人款比NITORI單人款還要便宜哦~)。
4、顏值高,多色、多尺寸選擇。
三種小清新顏色,三種規格尺寸,單人床雙人床都有,蓋著一秒降溫!夏天還沒有這么一床涼感被的,真的可以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