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血鉛超標話題引發關注。鉛是一種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鉛確定為公共健康領域最應受關注的十種有毒化學品之一。
根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的科普文章,當人體攝入過量鉛時,就會引起鉛中毒,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造成終身性的傷害,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如貧血、高血壓、腎功能損害、免疫毒性以及生育障礙等。常見癥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勞、情緒消沉、反應遲鈍、頭疼、關節疼痛、腹部疼痛、腹瀉、抽搐等。
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向第一財經記者指出,雖然鉛暴露對不同年齡的人都有危害,但最主要的影響對象是兒童,因為兒童的身體發育還未健全,鉛對其體內多個系統都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兒童鉛中毒可影響大腦發育、導致認知和行為問題、降低學習能力、影響生長發育等。兒童鉛中毒會出現貧血、智商低下、學習障礙、疲勞、食欲不振、胃疼、惡心、腹瀉、便秘、失眠等癥狀,嚴重威脅兒童健康。”高鍵指出。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鉛在人體內沒有安全臨界值,理想的血鉛濃度應為“零”。但鑒于環境污染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國衛生部門目前把100微克/升作為避免鉛危害的安全參考標準。然而有研究表明,即便血鉛濃度達到50微克/升這一曾經被認為“安全”的水平,也可能會引起兒童智力下降及行為困難等問題。
兒童、孕婦、老年人是血鉛檢測的重點人群。目前醫院已經能夠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方法檢測全血鉛。通過血鉛檢測,可以早期發現鉛過量情況,采取干預措施,如改變習慣、改善環境、調整飲食等,減少鉛對健康的危害。
高鍵表示,導致鉛中毒的主要因素為環境因素,鉛超標的食物并不多,在合理食用的情況下,不會有危害,但應避免兒童食用含鉛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機所爆食品等含鉛較高的食品。他同時指出,不能用長時間滯留在管道中的自來水為兒童調制奶粉或烹飪。
為了防止兒童的鉛攝入,專家提出,應該特別注意兒童個人衛生,因為指甲縫是特別容易藏匿鉛塵的部位。此外,還應該經常清洗兒童的玩具和用品;用干凈的濕抹布清潔兒童能觸及部位的灰塵;兒童食品及餐具應加罩防塵;選購兒童餐具應避免彩色圖案和偽劣產品,避免使用可能含鉛的餐具(如彩釉陶瓷,仿水晶器皿)和廚具。
此外,通過合理的營養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鉛水平,例如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半胱氨酸等能與鉛結合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從而減少人體對鉛的吸收,并促進鉛從體內排出;同時,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細胞免受鉛的損傷,還能與鉛結合形成溶解度較低的抗壞血酸鉛鹽,隨糞便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鉛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