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老輩人說的“好風(fēng)水”,其實藏在日子的煙火氣里
前幾天回老家,隔壁張嬸搬到了新房子里,特意喊我去坐坐。一進(jìn)門就瞅見屋檐下搭了個燕子窩,幾只雛鳥探頭探腦的。
張嬸笑得合不攏嘴:“你看這燕子多會挑地方,說明咱這兒住著舒坦。”
我小時候總聽老人說“風(fēng)水”,那時候覺得玄乎得很。
長大了才慢慢明白,真正的好風(fēng)水,從不是什么羅盤八卦,而是藏在日常里的煙火氣。
就像張嬸家的燕子窩,藏著的都是過日子的講究。
村里的老人也說,房子的風(fēng)水好不好,其實就看這四個地方,只要出現(xiàn)了一個,往往就暗示日子越過越紅火,孩子將來也會有出息!那么,到底是哪四個地方呢?不妨看看吧!
1、動物來院子里筑巢,院里有生氣
村里老人們常說,燕子、喜鵲這些鳥兒精著呢,挑窩比人挑房子還仔細(xì)。
它們要找的地方,得安靜、干凈,還得透著股安穩(wěn)勁兒。有它們的地方,這地方的“風(fēng)水”就差不了!
小時候鄰居家的屋檐下有個燕子窩,年年春天燕子都準(zhǔn)時回來。那家的老爺子每天早上都要繞著屋檐轉(zhuǎn)一圈,生怕碰著鳥窩。
有回調(diào)皮的小孩想掏鳥蛋,老爺子急得直跺腳:“這鳥兒肯來,是給咱添福氣呢!”
還說“燕子不進(jìn)苦寒門”,認(rèn)為燕子來家里筑巢,這樣是好兆頭,千萬不能傷害!
這種說法在民間確實有,好多老人都說,鳥兒愛來的人家,大多日子過得踏實。不是說鳥兒帶來了好運,而是這類人家總把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條,待人溫和,連帶著周遭都透著股平和氣。鳥兒能感受到這份安穩(wěn),自然愿意來搭個窩。
2、村民愛來串門,就連小孩子也愛來玩!
老家有戶人家,院里總聚著人,村里的大爺大媽都愛去他家串門。
很多的大爺大媽們常常主動搬個小馬扎在樹下聊天,放學(xué)的孩子趴在石桌上寫作業(yè),連路過的村民都要進(jìn)來喝口水。
那院子算不上闊氣,卻比任何豪宅都讓人覺得舒服。
女主人王姨總說:“房子嘛,住的是人,攢的是人氣。”她從不鎖院門,誰來都笑臉相迎。
有回她家收玉米,不用招呼,街坊四鄰扛著鋤頭就來了,一上午就把活兒干完了。
老輩人講“遠(yuǎn)親不如近鄰”,其實就是說鄰里和睦比啥都強(qiáng)。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日子久了,院子里的笑聲多了,人氣聚起來了,再冷的天也覺得暖和。
特別是小孩子很有靈氣的,如果他們也喜歡去誰家里玩,就說明了這一家人是真的很和善,不然孩子也不會去的!
3、家人常安康,日子雖清淡,但是生活順利,沒有什么不順的事情發(fā)生!
前陣子回老家,見著多年未見的堂叔。他還是老樣子,每天早睡早起,院子里種著青菜,墻角擺著幾盆花。
堂叔說:“這輩子沒大富大貴,就圖個全家人平平安安。”
他說得實在。去年堂嬸生了場病,村里好多人拎著雞蛋來看望。堂叔每天給堂嬸熬藥、按摩,倆兒子輪流請假回來照顧。
沒過多久,堂嬸就好了,一家人又像以前那樣,晚飯時圍在院里吃著家常菜,說說笑笑。
過日子哪有那么多轟轟烈烈,多數(shù)時候就是柴米油鹽的平淡。
孩子不惹事,老人不生病,夫妻拌嘴不過夜,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攢起來就是最大的福氣。
就像老人們說的:“家里沒病人,牢里沒親人,就是頂好的日子。”
4、好事慢慢攢,日子有奔頭!
在我們村里有戶人家,這些年好事一樁接一樁。兒子考上大學(xué),女兒找到好工作,老兩口還被評上了“和睦家庭”。
有人羨慕說這是風(fēng)水好,可我知道,他們家的“好事”都是慢慢攢出來的。
孩子小時候,夫妻倆再忙也會陪孩子寫作業(yè);鄰里有難處,他們總第一個搭把手;就算日子緊巴,也從沒斷過給老人買營養(yǎng)品。
去年村里修橋,他們家捐的錢不多,卻主動承擔(dān)了做飯的活兒,每天天不亮就起來蒸饅頭、熬米湯。
其實哪有什么突然降臨的好運,不過是平日里攢下的善意和努力,到了時候自然有回報。
就像院子里的老槐樹,平時不聲不響,春天一到,準(zhǔn)能開出滿樹的花。
說到底,所謂的“風(fēng)水”,不過是人心的鏡子。
你對院子上心,院子就給你生機(jī);你對鄰里真誠,鄰里就給你溫暖;你對家人用心,家人就給你安穩(wěn);你對生活認(rèn)真,生活就給你回饋。
就像老家那座老院子,屋檐下的燕子來了又走,院里的笑聲起了又落,日子就在這些細(xì)碎的美好里,慢慢釀成了甜。
這大概就是老輩人說的“好風(fēng)水”吧——不在書本里,不在羅盤上,就在一粥一飯、一言一行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