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電,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強職業傷害保障。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寧夏等17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省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要指導滴滴貨運、快狗打車、滿幫省省、貨拉拉等平臺企業認真落實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及有關保障辦法要求,推進同城貨運行業職業傷害保障應保盡保。研究探索干線貨運司機工傷保障政策。
關于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切實關心關愛貨車司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以統籌幫扶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開展幫扶救助活動,加強職業傷害保障,探索職工互助保障,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措施,積極拓展幫扶救助渠道,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合力。
二、重點任務
(一)開展幫扶救助活動。中華全國總工會、交通運輸部指導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等單位開展“暖途·貨車司機、出租汽車司機職業發展與保障行動”,以關愛貨車司機健康為目標,開展“貨車司機護航”專項行動,整合社會資源,組織社會力量,為運輸途中意外傷亡和突發重大疾病貨車司機提供健康醫療、關懷慰問、車貨護送、善后處置等幫扶救助服務。各地工會組織、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開展幫扶救助活動,提供必要幫助。
(二)積極探索開展職工互助保險。各地工會組織、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積極開展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為意外傷害、重大疾病貨車司機提供互助互濟保障。北京、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西藏、陜西、甘肅、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設有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辦事處的17個省份工會組織、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與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的溝通合作,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推出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為貨車司機提供意外傷害、突發重大疾病等保障。鼓勵各地加大經費補助,為貨車司機贈送職工互助保險。
(三)加強職業傷害保障。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寧夏等17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省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要指導滴滴貨運、快狗打車、滿幫省省、貨拉拉等平臺企業認真落實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及有關保障辦法要求,推進同城貨運行業職業傷害保障應保盡保。研究探索干線貨運司機工傷保障政策。
(四)完善救助措施。各地民政部門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比對與實地摸排相結合等方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貨車司機及其家屬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發現存在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救助需求的,推送至相關部門。對符合條件的貨車司機,推動在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必要時啟動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通過“一事一議”方式研究處理。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關心關愛活動。各地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工會組織要常態化開展為貨車司機送溫暖、體檢、法律服務、心理疏導等暖心服務,綜合采取上門慰問、發放慰問金、設置公益崗位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困難貨車司機家庭幫扶救助。積極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司機之家”標準化規范化提升行動,免費為貨車司機提供停車休息、熱水供應、飯菜加熱、淋浴、洗衣等基本服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交通運輸、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工會組織要加強協同配合,積極爭取屬地黨委政府支持,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建立完善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機制,加強與其他救助幫扶制度的銜接,形成兜底幫扶救助貨車司機工作合力。
(二)加強幫扶救助宣傳引導。各地要通過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網絡社交媒體等,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政策措施宣傳。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要加強公益救助宣傳,公開救助聯系方式,暢通救助聯系渠道,讓更多貨車司機及其家屬知曉相關政策。
(三)建立完善發現機制。各地交通運輸、工會組織要加強與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溝通聯系,及時發現掌握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信息。遇本地發生相關情況要及時主動進行聯系,并通報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為司機家屬提供必要的幫扶救助。要充分發揮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12351職工服務熱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作用,收集反映相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為貨車司機及其家屬提供幫扶救助服務。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
2025年7月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