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開展貨車司機幫扶救助活動,加強職業傷害保障,探索職工互助保障,完善貨車司機基本生活救助措施。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的通知》(下稱《通知》)7日公布。
《通知》提出,以關愛貨車司機健康為目標,開展“貨車司機護航”專項行動;開展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為意外傷害、重大疾病貨車司機提供互助互濟保障。為貨車司機提供意外傷害、突發重大疾病等保障。鼓勵各地加大經費補助,為貨車司機贈送職工互助保險。
同時,推進同城貨運行業職業傷害保障應保盡保。研究探索干線貨運司機工傷保障政策。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司機之家”標準化規范化提升行動,免費為貨車司機提供停車休息、熱水供應、飯菜加熱、淋浴、洗衣等基本服務。
道路貨運業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血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性服務行業。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道路貨運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800萬人,承載著全社會79%的貨運量和33%的貨物周轉量。但目前,貨車司機仍是較少受到社會關注的群體之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此前一項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貨車司機月均行駛1萬公里、日均駕車超過8小時,9.2%的貨車司機日均駕車在12小時以上,45.1%的貨車司機最長持續開車時間超過12小時,79%的貨車司機患有頸椎病、腰椎病等慢性病。而貨車司機月均收入為7474元,其中3000元至6000元的占比48.6%。
交通運輸部此前出臺的《關于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暢通貨車司機投訴舉報渠道,簡化貨車司機辦事辦證手續,優化調整貨車禁限行政策。
一位貨車司機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檢查車輛。攝影/章軻
文件提出,研究完善貨車司機社會保障政策,創新參保方式、優化經辦服務,支持同城貨運平臺企業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切實維護貨車司機相關權益。推動各地放開貨車司機在經營所在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完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提高貨車司機參保和享受待遇的公平性、便捷性。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日前聯合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召開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司機之家”標準化規范化提升行動視頻推進會,明確要求著力解決貨車司機急難愁盼問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上述《通知》提出,充分發揮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12351職工服務熱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作用,收集反映相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為貨車司機及其家屬提供幫扶救助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